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缺水城市沧州的节水细节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燕赵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7 14:37: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渤海之滨的沧州,是个水资源极度匮乏的城市。

    国际公认的严重缺水线是人均500立方米,而沧州对应的数字只有192。这个干渴之城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人均水平的8%、全省人均水平的60%。残酷的“水家底”,成为这座雄心勃勃的城市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儿。

    面对缺水现实,沧州人在水资源利用上渐渐地学会了精打“水算盘”。

雨水,有着理想去处

    波光粼粼的南湖公园,是沧州市民散步休闲的一个最佳去处,每天的清晨或傍晚这里都会吸引来好多市民。南湖公园的水面有近二百亩,徜徉岸边人们仿佛感觉不到他们是生活在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

    “只要老天爷一下雨,这里的水面就会涨上来。”沧州市委宣传部新闻协调组组长库全胜很兴奋地告诉记者,南湖公园是沧州的一个亮点,也是沧州人把雨水变成景观用水的第一个试点。

    沧州,是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最严重的一个资源型缺水城市,随着近年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的短缺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如何节水和利用水成了这个城市的一道紧迫命题。

    2004年,在对南湖公园附近的清池大道和志强路进行改造时,沧州市政部门特意尝试性地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就近排入南湖。从此,雨水有了理想去处。两年来,南湖水面因此上涨近一米,蓄水量增加15万多吨。

    “收集利用雨水不仅可以增加水资源防止水流失,而且还可以避免城市低洼地带在雨季发生内涝,一举两得!”沧州市政工程公司总经理吴英彪接受媒体采访时,总是喜欢把收集雨水的重大意义作为“开场白”。

    采访中记者获悉,由沧州市市政工程公司和河北农业大共同承担的课题,《沧州市雨水资源化及其实施技术研究》刚刚顺利通过专家组审定。这项课题为当地雨水资源化利用描画出了美好前景。

    在沧州市区,除了南湖公园有蓄水湖区,还有一个更大的人民公园。河北农业大学城建学院的有关专家介绍说,通过两个自然湖收集利用雨水,最直接的作用是丰富了景观用水,其次还可以有效地接纳大气降水来增加城市地下调蓄能力。

    在南湖边放风筝的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作为老沧州人他最清楚水对这个城市的特殊意义。他说他家的露天阳台上总放着一个大敞口水盆,用来收集雨水。“雨水可以用来浇花,也可以冲厕所。”

中水,一滴也未浪费

    颐和庄园是沧州市区的一个高档楼盘,其中最显眼的350亩的人工湖水面不仅成为一道靓丽景观,而且也成了这个楼盘市场推销的“卖点”。

    站在湖边,极目远眺人仿佛在画中。负责颐和庄园物业管理的沧州东塑物业公司经理杨晓华对于小区的环境很是得意,指着有水光潋滟的湖面他告诉记者:“小区330多户居民家中每天产生大量的生活废水,经处理成中水全部注入湖中,一滴也未浪费!你看,湖里多清呀,好多外来的客人根本看不出这是‘废物再利用’。”

    原来,颐和庄园在当初建设时,这里曾是一个废弃的砖土采挖大坑,最深的地方有20米。把大坑注上水不就成了风景了吗?可这么多水要从哪里来?

    作为一个地产开发企业,颐和庄园力求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方面一直倡导一种新的绿色理念。回收中水,这样既可减少污水排放,又可生产景观用水,两全其美。于是,开发商投资200多万元配套建设了中水回用系统,日处理生活废水400吨。

    沧州市节水办副主任庞炳义这么多年来一直提倡中水利用,他说,作为一种鼓励,他们还曾专门向市政府打了报告,为颐和庄园居民免除了加收的每吨自来水0.4元的污水处理费。“我们做这种努力,完全是从沧州更长远的未来考虑的,因为水问题将是决定沧州人幸福指数的一个大问题。”

    中水被称为“城市第二水源”,中水回用设施建设同时有着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据记者了解,沧州在中水回用设施建设中走在了我省的前列。

    “在沧州中水回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庞炳义说,通过市政府招待处的回水示范工程,树立形象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办法。眼下,沧州正在筹建沧州医专、沧州职院、沧州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专的中水设施。

    水贵如油,节水就是创收。作为沧州城区水资源办公室和沧州市节水办的主任张观俊一直有个宏伟的设想,他注意到沧州污水处理厂日产中水3万吨,一直和其他城市一样没有被很好地利用而白白流掉了,他始终想给这个数量巨大的中水资源找个“婆家”。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