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生物产业:前行勿忘责任 |
作者:内详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8/14 16:27:4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曼哈顿资本投资公司(杭州)总裁王进:
“先会造血,才能输血”
作为医药行业有社会责任的投资者和企业家,首要目标不应该是唯利是图,而应该通过创新研发,研制生产并为大众提供有效、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任何一家医药企业,必须要具有自我生存能力的基础,才能寻求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如果企业自身没有“造血功能”,一切都成为空谈。
对于一家步入稳健成长医药企业,如何要赢得更多的客户和市场呢?
首先,注重创新研发。有许多疾病还无法得到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药企应该重视临床急需的药品和器械开发。
其次,注重质量和品质。无论是创新药还是仿制药,都必须高度重视质量和品质,百姓的健康和生命都有赖于优质安全有效的药品,器械、疫苗和诊断试剂。再次,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任何企业不能只讲利润,而不顾社会责任和公众利益。另外,注重公共关系和公众利益。讲究社会责任的企业,都会有在企业有一定实力和积累之后,实施一定的公益事业,比如给贫困患者捐赠药品器械,提供免费治疗。
最后,企业应注重开发和推广普通百姓用得起的药品、器械和医疗用品,这点尤其重要。
中科院微生物所信息中心主任马俊才:
信息平台助力生物产业发展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技术在医疗保健、农业、环保、轻化工、食品等重要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生物技术已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国家将生物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予以高度重视,有关生物产业的各种发展规划也相继出台,生物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已经来临。
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站、传媒和信息资源,繁荣生物技术创新、拓宽技术传播渠道、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建立生物信息组织网络、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也成为了国内生物技术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在生物产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需解决的问题。
为加强我国生物产业的协作发展,中国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信息联盟通过促进媒体与政府、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各类投融资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整合技术、资金、市场、产业、人才等关键要素,并为生物产业与生物技术领域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撑。同时,联盟还搜集、整理、汇总各种行业信息,跟踪国内外市场动态和最新技术,为企业、政府和社会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并组织开展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的国际合作和交流,搭建行业沟通平台,寻求拓展海外合作的机会,推动国家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阿敏生物执行总裁苏翰:
清真保证体系助力食品安全
近年来,屡屡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动摇了社会大众最基本的消费信心。
阿敏生物作为国内清真生物产业的龙头企业,创办10年来致力于清真生物制品的研制和生产。但不少人对清真食品的认识可能仅停留在“不能食用猪肉”这个表层上,其实清真是一套非常严谨的体系,不仅保证产品的清真性,同时也是一套卓有成效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
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甚至非食用级原材料,如老酸奶事件;二是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了一些违禁甚至对人体有害的成分,如塑化剂事件。而清真保证体系在这两个方面有着严格甚至称得上苛刻的要求,可以有效杜绝隐患。
清真保证体系不仅对主要原料的来源有着严格的控制和要求,对整个生产过程使用的所有添加物也都有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厂家必须使用按照经过审核的安全可靠的辅料或添加剂,绝对不允许自行随意添加材料。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国内有越来越多的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企业正在推进和实施清真保证体系。我们也希望清真保证体系能为推进国内食品安全出力添彩。
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品牌经理刘沛诚:
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担起社会责任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说过,公司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实现社会的某项特定目标以及为了满足社会、团体或者个人的某种需要。
2010年的山西疫苗事件以及在此前后曝光的数起狂犬病疫苗造假或质量问题事件,曾给中国疫苗行业带来较大冲击。由于不科学的报道,家长误听误信,甚至出现拒绝给孩子接种疫苗的事情。而北京科兴生物在对外发布信息或接受媒体采访时一贯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力所能及地提供、传播准确、可靠的信息。
例如今年4月,新华社发布消息称,“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哈特尔3日说,该组织尚未发现有证据表明H7N9禽流感疫情出现人际传播,但是已经发现该病毒出现变异,变得易于感染人体。”而我们在网上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相关发布会的视频和文字记录核实发现,发言人所说的“变异”是针对以前H7N9只在禽间传播而言的,并不是说在感染人后又发生了变异。于是,我们在微博发布了相关链接,并告知卫计委新闻发言人。通过他与相关媒体机构沟通,相关媒体陆续都发布了《世卫组织“H7N9易感染人体”属翻译误读》的更正新闻。
中国科学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陈鹏:
科学媒体的责任与力量
一个新兴产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面的支持;而舆论的正面引导,对争取各界支持,为产业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来说必不可少。
在中国,生物产业是一个有前途的新兴产业。从经济角度看,生物产业在全球经济危机中实现逆势增长,已成为世界公认的未来热点,是中国今后调结构、稳增长,进而争取拥有世界地位的主战场之一;从社会角度看,经过几十年经济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而生物产业是满足百姓诉求的重要领域,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作为唯一背靠中国顶尖科学家群体的科学媒体,我们深感为生物产业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其实现科学发展的责任重大。
我们要厘清概念。公众对生物产业关注度高,但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名词,存在知识更新慢的问题,容易被一些媒体的跟风炒作所误导。我们要密切跟踪产业进程,通过领域内顶级专家的权威解读,不断提高公众的知识水平和科学素养。
我们要树立典型。新兴产业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发达国家不再具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大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中国的有益探索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我们要不断为有责任的业内企业、有亮点的研究机构和有成就的典型人物鼓与呼,以典型示范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我们要建设智库。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讨论,是新兴产业发展探索中的必要元素。《中国科学报》背靠中国顶级学术资源,搭建权威交流平台,进而建成一个产业智库,为生物产业提供理论源泉、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我们责无旁贷。
此次“中国生物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生物产业与社会责任论坛”的召开,是我们建设生物产业智库的举措之一。今后,我们仍将以科学的力量,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以媒体的力量,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作出更大贡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