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泛珠论坛签署《昆明宣言》 珠江流域要建生态预警系统
作者:许建龙 向星权  文章来源:都市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3 8:13:0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言论集锦

  昆明市长李文荣:

  新型城镇化要打好三张牌
  昆明同泛珠三角各省会城市一样,正经历着城镇化变革的“洗礼”。昆明市情比较特殊,主城区有经济总量能达到七八百亿的发达城区,同时还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是典型的集“大城市、大郊区、大农村、大农业”为一体的城市,面临着城乡二元结构结构矛盾突出、内部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等诸多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推进新型城镇化,不能仅仅单一地抓好城市建设、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必须使城镇布局、城乡统筹、产业谋划协调推进、有机融合。

  那么,昆明要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首先要加快产业发展,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尽快做大经济总量。

  其次,城市发展当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搭建好城市发展的平台,泛珠各兄弟城市都值得昆明学习。

  第三,要加强生态建设,目前昆明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容量的压力非常大,昆明跟海口一样,空气清新,蓝天白云,我们在滇池治理方面共计投入已达420亿元。下一步,我们将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以提高城镇产业人口功能的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为重点,深入推进产城一体化、文旅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形成集约高效、互动共进、生态优先、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格局。

  广州市长陈建华:

  将外来人口纳入统一的就业体系
  目前广州非户籍人口约812万,占全市实有管理人口1637万的近一半。为解决新的二元结构问题,广州专门成立了来穗人员服务管理局,一方面,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问题。另一方面,抓紧解决非户籍常住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全市统一的就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异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公寓房、公租房等多种住房模式。

  福州市常务副市长陈大强:

  商贸物流中心搬迁至城乡结合部

  近年来,福州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积极构建“大福州”空间格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对外辐射力。五年来,建成区面积增加了27.28%(从2007年182.36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如今的232.12平方公里),建成区常住人口密度下降了14.67%(由2007年的1.5万人/平方公里下降到1.28万人/平方公里),全市城镇化率达64.8%。

  同时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主城区实施“退二进三”战略,服务业向县(市)延伸拓展,商贸物流中心搬迁至城乡结合部,在城区外围布点。

  南昌市代市长郭安:

  有很多昆明药企在南昌投资兴业

  目前,昆明与南昌已经形成很多合作,就如南昌在全国省会城市里,第一个在昆明设立了昆明南昌商会,两个城市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在医药器材方面,其实也有很多昆明的医药企业到南昌去投资。

  长沙市副市长张迎春:

  沪昆线将拉近昆长间的“距离”

  长沙与昆明有很多的共同点,都是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未来沪昆线的开通,将拉近长沙和昆明之间的“时空距离”,昆明与长沙之间的合作也会更深入。湖南在昆明设立了湖南商会,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为主体,通过企业之间的互相交流合作一定可以实现共赢。

  南宁市常务副市长吴炜: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南宁理解的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比如坚持产城互动,推进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坚持环保优先,推进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力争到2018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海口市长倪强:

  用斗南技术种热带花卉

  海口与昆明都是旅游城市,从2011年开始每年都有3万人到海口旅游,去年有5万左右,互动性非常强。同时,希望红塔集团利用自身的优势,加大在海口的投资合作力度,针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研发更具特色的旅游新产品。昆明市发展花卉产业的经验和作法值得海口借鉴,双方可以优势互补、共谋发展,利用斗南花卉的人才、技术、品牌、物流、市场等优势,进一步培育发展好海口的花卉产业,推动海口市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成都市长葛红林:社区巴士免费乘坐

  在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短板方面,一定要切实肩负政府责任,创新办法推进。成都在满足社区巴士开行基本条件的中心城区区域实现社区免费巴士全覆盖,今年国庆前,成都将开行60条以上的社区巴士线路,让成都市民和来蓉游客在社区内都可以免费乘坐。

  贵阳市副市长朱桂云:提升城市承载力

  历史上的贵阳,曾是一座装在山间盆地里的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弱,发展空间受限。为此,我们大力“疏老城、建新城”,有效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力。

  聚焦港澳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副秘书长郑伟源

  旧城重建 遵循“以人为本”

  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香港城市已经急速发展。时至今日,香港的混凝土房屋已达50年楼龄。由于混凝土建筑物的设计年限一般是50年,加上早年香港社会对楼宇维修意识不高,造成楼宇日久失修的情况,有需要就进行旧区重建。

  香港政府于1996年公布《香港市区重建政策》,建议从公营和私营两方面入手,加快取缔日益老化的失修楼宇的出现,进行市区重建。

  在公营方面,政策文件建议把当时的土地发展公司提升为市区重建局(市建局),并在资源上提供支持。而在私营方面,则建议通过法例,协助私营机构齐集业权,进行重建。

  根据2011年2月24日公布新《市区重建策略》,强调“以人为本,从地区出发,与民共议”的工作方针。根据新策略,住宅的自住业主在现金补偿之外,可选择参加市建局的“楼换楼”计划,向市建局购买一个原址重建的物业或另一发展区的物业。

  过去12年,市建局开展了近60个重建项目,协助了35000名旧区居民改善生活条件。并释放市区21.8公顷已发展用地,重新发展作居住和商业用途。

  澳门特别行政区贸易投资促进局主席张祖荣

  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特区政府的新世纪城市发展战略是构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一个“中心”和一个“平台”的发展定位确实符合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为配合落实发展目标,2013年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施政的总方向:防风险,稳增长,强合作,促多元,保民生。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和持续动荡的国际金融局势,以及周边地区竞争加剧的情势,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防范内外经济金融风险,稳定优势产业,致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并落实经济发展定位,完善营商环境,提升澳门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建设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区域商贸服务平台的目标。

  都市时报记者 许建龙 向星权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