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建筑将达100%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成都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5 7:39:1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此行天津,驱车于滨海新区沿汉北路向北过彩虹桥,一片被绿植覆盖的区域映入眼帘,这里便是天津市的“生态样板”—中新天津生态城。沿路前行,公园大绿、小区有绿、围墙透绿、屋顶增绿……一片片绿色,生机盎然,让初来此地的人感受到了这座北方城市的雅致与秀美。这抹绿背后,有着天津开全国先河,大规模发展绿色建筑的实践与经验。 制定专项指标体系 确保绿色建筑全覆盖 位于滨海新区内的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与新加坡共建全球首个政府间合作的生态城,计划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30平方公里荒地上建成一座有35万居民、绿色建筑100%的新型生态城市。 车行生态城,生态及环保理念始终贯穿其中。清爽的道路两旁,栽种着乔木、灌木以及不少叫不出名字的草本植物。“您瞧瞧,这里不仅有大面积绿色植物,不少路灯下还安装了风能收集装置。”出租车司机尤师傅不停地向记者介绍他所看到的生态城,不仅绿意盎然,还节能环保。 尤师傅眼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态成果,并非一蹴而就。 规划初期,天津市邀请中新两国百余位规划专家,共同努力制定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包括22条控制性指标和4条引导性指标,在世界上首次完整地量化诠释了生态城市。生态城将各项指标分解到主体、阶段、空间、环节,构建了由51项核心要素、129项关键环节、275项控制目标、723项具体控制措施以及100项统计方法的指标分解实施方案,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都有了明确“导航仪”。政府、企业、居民等不同主体的责任分工清晰,推诿扯皮问题迎刃而解。依托指标体系,中新生态城以目标导向型达到了“能实施”的规划计划。 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新生态城建筑节能达到75%以上,绿色建筑占所有建筑100%;大力开发风电、光电、光热、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使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低于20%。 绿色建筑标准体系 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撑 发展绿色建筑,天津并非最早提出。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建筑师率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1990年世界首个绿色建筑标准在英国发布。2006年6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中国式的绿色建筑。中国式的绿色建筑更加强调节水、节地、节能、室内环境的协调发展,更加注重从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全过程的绿色。 天津的绿色建筑发展在国内起步较早,较为典型的中新生态城建设,开了全国大规模绿色建筑建设的先河。天津市建交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室内环境等方面进行定量化检测,达标的建筑则授予绿色建筑标志。” 成都晚报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天津启动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绿色建筑项目,此后又有多个项目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志。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大框架下,2010年,天津市建交委出台《天津市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这是我国首个地方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天津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可以按照地方标准评价地域内绿色建筑的地区。 此外,天津市建交委发布《绿色建筑建设管理办法》,规定天津市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2万平方米及以上大型公共建筑、10万平方米及以上新建居住小区、新建城镇等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监理、监督、评价和认证做出了详细规定。一系列规定相继出台,为天津市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成都晚报记者 白茹 天津摄影报道 “中新天津生态城” 好期待 位于:滨海新区 规模:30平方公里 可住:35万居民 要求:绿色建筑100% 预计:耗时10年 “生态城指标体系” 好严谨 量化诠释生态城市: 22条控制性指标 4条引导性指标 指标分解实施方案: 51项核心要素 129项关键环节 275项控制目标 723项具体控制措施 100项统计方法 2020年目标: 建筑节能达75%以上 绿色建筑占所有建筑100% 可再生能源 利用率不低于20% 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新闻延伸 运用立体绿化 增加城市造氧功能 除了中新生态区,“绿意”在天津市中心城区立面整治中,应用也较为普遍。行走在五大道上,只见不少游客骑着脚踏车,边游边拍。他们不仅对那些风格各异的小洋楼很感兴趣,还对一些庭院外缠绕在古色古香的铁艺栅栏上的绿植也很欣赏。在五大道上寻找绿色是很容易的,街心的花园,道路转角处绿色小景,还有那像花幔一样的“绿色围墙”增添了这里的景观效果。 要让城市绿起来,就要“向上伸展”,天津市建交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立体绿化包括建筑物的垂直绿化、立体花坛、屋顶花园等多种形式,运用立体绿化不仅可以节约绿化空间,还可以增加城市造氧功能。大片的植物,缓解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从而使居住环境有了极大改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