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舟山海洋生态文明新区建设初显成效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青年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2 7:31:47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时报讯 三年前,舟山群岛新区正式获批。这三年中,舟山市也一直坚持着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三年来,舟山市区的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6%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9.9%以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得分排名中,舟山均位列全省第一。 舟山的渔船80%都安装了风能光能等节能型产品,减少了用油;昔日珍贵的大黄鱼,如今也有了明显的增产;同时,舟山也注重发展碳汇渔业,投放大量能够吸碳的海藻,这些藻类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无机氮、无机磷等,改善部分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舟山市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显成效。 今年放流总苗4亿尾 舟山大黄鱼、墨鱼产量回升 由于长期粗放型捕捞方式导致的捕捞量过大,渔业资源减产甚至枯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这一情况也是舟山市渔业局近几年来最为重视的,三年多来,修复生态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除了大家熟悉的设定禁渔期以外,还采取人工鱼礁、修鱼池、增殖放流等方式修复海洋生态。在加强监管,严控过度捕捞和其他破坏生态的捕捞方式的同时,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并利用滩涂养殖、海水养殖等方式优化养殖。 舟山市水产研究所的洪副所长告诉记者,在这些举措中,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和伏季休渔这一疏一堵两个办法是他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我们每年都会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制定放流计划。今年放流的总苗种在4亿尾(只、粒)左右,包括大黄鱼、日本对虾、海蜇等品种。” 近几年来,舟山名鱼—大黄鱼减产让不少吃货们很是伤心,而曾经常见的大黄鱼也逐渐变成了“高富帅”,不管是数量还是价格,都让吃货们望而兴叹。“大黄鱼现在也是我们放流的主要对象,今年我们放流的岱衢族大黄鱼所用的资金,占了总资金的20%。”而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东海的岱衢族大黄鱼、墨鱼产量有了明显增加,而日本对虾、海蜇等鱼类资源也有所恢复。“现在捕捞船出去总会带回来几条大黄鱼,这个现象是很说明问题的。”舟山市渔业局办公室马主任说。 碳汇渔业改善富营养化 马主任告诉记者,目前舟山市有350多条远洋捕鱼船,目前舟山市的远洋捕鱼产量占总产量的10%左右,“远洋捕捞是目前全省甚至全国都在做的一项工作,但舟山做得还不错,目前全浙江省有70%至80%的远洋捕捞产量都来自舟山市。” 据了解,全国70%的鱿鱼来自舟山远洋捕捞船。刚出海回来不久的渔老大陈师傅告诉记者,他这次就从太平洋捕获了不少的大鱿鱼,“近海的鱼少不好捕,我们这种有能力远洋捕鱼的渔船,还是选择去远一点的地方,毕竟深海的渔业资源还是很丰富的。” 此外,碳汇渔业也是目前舟山市在探索的一个项目。“所谓碳汇渔业,就是投放大量能够吸碳的海藻,这些藻类可以吸收海水中的无机氮、无机磷等,改善部分海域的富营养化状态。这些藻类不但能够成为人们的盘中餐,还能成为鲍鱼等生物的食物代替常规饲料,这样我们就不需要投饵了。”洪副所长说。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农业部将投资1500万元,在舟山市东极庙子湖海域建设大型藻场,探索碳汇渔业模式。 80%渔船装上节能产品 渔业是高能耗的产业,柴油还会污染海水。早在几年前,舟山市就开始展实施渔船节能减耗工程了。 “在船上安装风能光能两用的节能产品,有风的时候就能用风能,阳光好的时候就可以用太阳能,这样的话,就可以减少柴油的使用量。”舟山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黄最惠说。 除了风光两用的节能产品,还有风帆助航、海水冷却、助燃剂能节能产品和技术。截至去年底,全市已累计推广各类船用节能产品5959多台(套),80%以上的大中型渔船基本使用了节能产品。 这些产品和技术每年可以节省柴油近3万吨,每年减少入海的电池20多万节、二氧化碳排放约8万吨、海水污染1亿多立方米。 这几年来,舟山市环保局也一直在提建议,希望建立补偿机制、共治机制等。“这个需要国家来协调,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办法。”黄最惠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