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气“国十条”发布 “十面霾伏”有望破解
作者:鲍晓倩 沈慧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9/13 7:54:1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9月12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5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的目标。这份大气“国十条”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管理模式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由单一污染源控制向多种污染源综合防控、由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的战略性转变——

  新一轮大气污染治理的“亮剑行动”正式拉开帷幕。9月12日,广为关注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正式发布,明确提出了5年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的目标。

  参与《计划》编制工作的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连用“4个最”来描述《计划》,“目标最具体、措施最综合、强度最大、涉及部门最多”。事实上,被视为此轮治霾攻坚关键一战的《计划》可谓是“史上最严”,地方将以最终效果为衡量标准签下责任状,如考核不达标将会被环保部会同组织部、监察机关等“约谈”并追究责任。

  治理力度前所未有

  专家认为,这样的密集而严厉的举措前所未有。只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5年后完全能够达成目标

  “设定的目标确实很高,任务很重。”这是专家们对《计划》的一致印象。

  从PM2.5的治理目标来看,去年年底发布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PM2.5浓度下降要比2010年下降6%;而此次发布的《计划》则将目标大幅提高,提出到2017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PM2.5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5年时间,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实属不易。尤其北京,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从90微克/立方米降低到60微克/立方米,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少见的。”柴发合说,根据西方国家的治理经验,要达到《计划》设定的目标,至少需要10年至15年。

  由环保部牵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委共同编制完成的《计划》,共10大条,35小条,涉及大气污染治理的方方面面,对淘汰落后产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给出了十分详尽的量化目标,并对油品升级、黄标车淘汰等列出具体时间表。据透露,未来5年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的投资额将高达1.7万亿元。

  “这样的密集而严厉的举措前所未有。”在柴发合看来,只要严格按照《计划》实施,5年后完全能够达成目标,“最关键的是,通过大气污染治理能倒逼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达到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环境整体质量的目标。”

  尤为重要的是,《计划》为目标的完成上了“保险”,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要求以最终效果为衡量标准。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表示,《计划》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管理模式由总量控制向质量改善、由单一污染物控制向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由单一污染源控制向多种污染源综合防控、由属地管理向区域联防联控的战略性转变。

  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是《计划》的重要一环。当前大气污染越来越呈现区域性、流动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改善空气质量仅凭一个城市“单打独斗”行不通,需要统筹处理;不过由于各地发展水平、利益各不相同,区域联防联控能否落到实处是个难题。“《计划》提出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并明确由区域内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参加,组织实施环评会商、联合执法、信息共享、预警应急等大气污染防治措施,这让区域环境治理有了统筹的保障。”柴发合表示,有着较强研发实力的京津冀地区的协作,今后或许将成为解决中国环境问题的一个样本。

  多管齐下驱散雾霾

  《计划》针对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调整、移动源污染治理等大气污染治理的“硬骨头”,提出了明确的路线图

  作为《计划》的“重头戏”,产业结构优化的力措之一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计划》要求提前1年完成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21个重点行业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2015年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在此基础上,2016年至2017年再淘汰一批落后产能。环保部污染防治司司长汪建则表示,根据京津冀等地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细则,多地的产能淘汰量还将远远大于《计划》中的要求。

  “产业结构调整是治理PM2.5污染的治本之策。治理空气污染不能仅从末端着手,严峻的空气污染形势反映了我国粗放型的经济结构,只有优化产业结构布局,从根本上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国家发改委能源所研究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计划》表明我国治理环境的思路发生了转变,以期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的产生。

  煤炭消费总量成为《计划》能源结构调整中的重点盯防对象,“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长期以来,煤炭一直占据我国能源结构的主导地位。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约40亿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解决能源型污染的现实路径,如果这方面做好了,环境质量改善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周大地表示。

  削减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能否实现清洁能源的替代利用,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计划》明确,加大天然气、煤制气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到2015年,新增天然气干线管输能力1500亿立方米以上,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

  《计划》的另一个严厉举措是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研究表明,机动车排放占大城市大气污染排放量30%以上。近年来我国城市机动车数量保持15%至20%的年均增速,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4年世界第一,专家预测未来10年这一趋势不会有明显变化。就此,《计划》提出,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要严格限制机动车保有量。

  《计划》提出,到2015年基本淘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内的500万辆黄标车,到2017年全国范围的黄标车基本淘汰。统计显示,一辆黄标车的污染排放量大致等于近30辆国四标准车。“移动源污染最主要的‘贡献者’是黄标车,现有的1500万辆黄标车,贡献的污染物排放量占移动源污染量的50%至60%,黄标车的淘汰将为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释放更多的环境容量。”环保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副主任丁焰说。

  油品升级的步伐也在加快。《计划》明确,力争2013年底前全国供应国四标准汽油;2015年底前京津冀等区域内重点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五标准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国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不过据业内人士估算,油品质量每提升一个层级,每升油价成本要上升0.5元,由此带来的经济账怎么算,企业、政府、消费者如何分摊,仍是一道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加快提高脱硫装置的建设,使大部分炼化厂具备生产达标油品的能力,也是油企需要迈出的一大步。

  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打持久战、攻坚战的思想准备

  尽管《计划》中的各项举措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按照过去的经验,地方经济的发展往往与能源消费总量成正比。”周大地分析,《计划》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的同时,将重点区域的PM2.5指标等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构建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这意味着除了煤炭,其他石化能源也不可以随意使用,否则设定的目标有可能完不成。因此,如何在保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实现减排和空气质量的改善,对地方政府来说是挑战也是考验。

  实际上,大气污染治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事,也关乎每一个人。“公众既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也是‘贡献者’,治理大气污染是个环环相扣的过程,这其中公众的参与十分重要。”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张远航表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愿望是需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比如,加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是必然选择,但目前仍没有大范围普及,原因之一即市民不太愿意接受偏高的价格。“企业方面亦是如此,过去依靠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效益,现在该还债了却往往不愿意为减排、治污付出努力。”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