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31省区市月底签完环保军令状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7 9:31: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解读

  发改委官员:有地方单纯追求GDP淡化减排

  “现在我国大气污染比较严重,特别是雾霾天气几乎常态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影响。国内外都很关注。雾霾污染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尽合理造成的。”长期从事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领导工作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坦承。 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负责人。

  约70%的城市空气不达标

  “今年我国出现大范围、长时间严重雾霾污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位负责人说。

  按照国家新的空气质量标准,全国约70%的城市不达标,空气环境质量离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距。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根本上看,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和能源结构不合理、环保法律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及执法力度不够等。”这位负责人说。

  有地方盲目规划建设“两高一资”项目

  这位负责人说,“十二五”以来,发改委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各项工作。但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情况和问题,例如,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有所减弱。

  更令这位负责人担忧的是,由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惩罚机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地方节能减排的压力和动力不足,节能减排工作意识有所淡化,要求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有的地方单纯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能过剩的问题,盲目规划建设“两高一资”项目。

  “十二五”期间,许多地区还将建成投产一批高耗能项目,部分地区甚至出台了针对高耗能行业的优惠政策,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尽管全国主要污染物的总量逐年下降,但环境质量改善状况并不理想;生态建设的成果还需进一步巩固加强。

  解决污染还应严格执法

  这位负责人称,部分地方政府不重视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地方与国家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不衔接。这个问题导致国家的节能压力无法有效传递到地方政府和企业。

  “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可能出现‘十二五’末全国绝大多数地区能完成节能目标,而国家无法完成节能目标的现象。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他说。

  解振华认为,解决我国大气污染问题不但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大幅度减少煤炭消费,控制燃油汽车数量,促进绿色发展和绿色消费,还需要严格执法,依法保护环境,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据新华社)

  观点

  专家建议扶持使用清洁能源供暖

  7日将迎来立冬节气,我国将进入冬季,北方各地也陆续开始供暖。

  “开始供暖,势必增加燃煤量,导致空气污染频率逐渐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治理难度。”环保部有关负责人坦言,导致秋冬时节空气质量较差的原因,主要是燃煤污染。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北京冬季污染最严重,由于采暖,燃煤量比平时增加一倍,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要比夏季高2到3倍,一氧化碳高4倍。

  “北方采暖地区要坚持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各地应着力做到严格控制燃煤污染,深化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强机动车污染监管。要积极防止和应对可能出现的重污染天气,提前预警,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相关专家表示,从长远看,必须加快调整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的能源结构,降低排放能耗。中国社会科学院刚刚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认为,国家对于雾霾问题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治理空气污染,减少雾霾天气无法一蹴而就。

  骆建华表示,使用清洁能源供暖将成为今后的发展趋势,但改造、定价等环节仍需要根据各地情况出台扶持政策,让企业推进、群众接受,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中。(据新华社)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