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杓兰试管萌发研究获进展
作者:李洁尉 周飞 曾…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11 13:43:4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本报讯(记者李洁尉 通讯员周飞、曾宋君)近日,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在最濒危的杓兰种子试管萌发研究方面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生物技术评论》。
杓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至喜马拉雅地区,中国是分布中心,约有40种。杓兰由于独特的花朵造型、绚丽的花朵色彩、持久的观赏花期而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是国际花卉市场上较流行的高档花卉,由于人们对其过度追逐而对野生资源进行了毁灭性的采挖,现已成为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许多种类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
该园华南农业植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曾宋君和段俊等经过长期研究,突破杓兰种子休眠方法,从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培养条件等方面分析了杓兰种子萌发和成苗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了影响杓兰种子萌发的可能机制。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