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秦大河:气候变化是天上的资源
作者:陈颐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6 9:15:0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中央气象局大楼10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办公室,书柜里和房间所有平面的地方堆满了厚厚的书籍和资料,窗外是北京布满雾霾的天空。

  中国冰川学家和气候学家秦大河院士健壮的身材套在黄白黑相间的横条T恤衫里,一副饱经风霜雨雪野外工作者的样子。作为第一个获得2013年度沃尔沃环境奖的中国科学家,他与记者谈起了气候科学、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以及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雾霾问题。

  秦大河多年来从事冰冻圈科学及其影响研究,曾多次主持赴南极、北极和喜马拉雅等地区的科学考察,徒步6000公里横穿南极冰盖进行科考,取得的创新性科研发现令世界瞩目。

  在秦大河眼里,大气圈本身就是一个资源。他说,气候变化是来自天上的资源,例如风力发电就是一种绿色的清洁能源。“我们要利用气候资源为人类服务,这个资源是取之不尽的。但是把它转化成廉价的能源还需要时间,还需要技术改进。”

  2012年发布的IPCC评估特别报告是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依据。秦大河自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起全面参与报告编写工作,并担任第四次和第五次评估报告的联合主席。他告诉记者,去年发布的报告第一次从科学角度提出了一直被公众所质疑的理论:极端天气和气候现象在过去的50年里变得越来越频繁。

  同时,这份报告明确提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四点基本科学认识:一是过去100年来,全球气候系统呈现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预计未来100年全球气候还将继续变暖;二是人类活动,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很可能是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系统变暖的主要原因;三是在这个背景下,极端气象灾害增多增强、冰川退缩、冻土退化、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匮乏、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受损,威胁着人类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并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带来严重影响;四是应对全球气候系统变暖,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资源、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他强调说:“沃尔沃环境奖评审委员会认为,该报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明确指出了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同全球人类活动之间的相关性。”

  “很多人问,是不是雾霾导致了气候变暖?其实不然,雾霾导致了变冷。”秦大河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雾和霾是两件事情,雾是水汽,霾是干雾。干雾分两种,一种是自然界本身就有的,一种是人类活动排放的。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部分都是对健康有害的。我国处于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需要大量的能源,能源结构的70%左右是煤炭。2012年中国消耗的标准煤大概是36.2亿吨,使用煤炭既排放温室气体,又排放污染。

  秦大河告诉记者,雾霾是不是和气候变暖有关系,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霾是降温的,因为霾这个微粒气体简单讲就是大气的短波辐射,大气能量收入变少,它就变冷了。假如二氧化碳保持不变的量,单纯地把霾消灭了,把制冷的因素去掉,那就意味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大气溶胶减少,会导致大气升温。“治理我国的大气污染,一方面要把重污染的企业关闭,另一方面要大大地提高产品的技术和科技含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