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南京“土著”的环保经 | |
作者:耿文博 文章来源:江苏经济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30 8:39:5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团体和环保部门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不久前的一次采访,记者结识了热心环保的南京市民严大姐。 每次参加活动,严大姐都很安静,拿着小本不停记录,很认真地听专家讲解,很细致地问问题。“就是想多了解些有关大气呀、水呀、辐射呀等环保知识,回去讲给家人朋友听,大家都受益不是?”她说话总是很轻柔,却蕴含着坚定。由采访对象到朋友,严大姐开始一点一点向记者描述自己的“环保观”。 她是位标准的南京“土著”:爱这座城市的每座山、每棵树,每片天空,每条河流。上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她,现在常回忆小时候的生活:“每天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口渴了,掬一捧甘甜的秦淮河水。” 城市什么时候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严大姐想不起来了。只是渐渐发现,水脏了臭了,似乎怎么也整治不好;空气一年差似一年,烟囱里、汽车里、建筑里排出各种气体,刺激着人们的鼻孔和肺叶。“家里人的体质还都算不错,但前段时间持续的重污染还是没抗住。”严大姐说,那段时间儿子咳嗽不止,让她担心了许久。 城市像头发火的公牛,一路向前猛冲,却践踏了许多好物件,严大姐看着很着急。她拼命地节水、节电,给垃圾分类,十数年如一日,空调能开一个小时,绝不开两小时。儿子今年多次申请买车,她都没同意,她对儿子说:“地铁、公交都有,你就那么赶时间?买了车又增加尾气,浪费资源,空气不又差一些?”其实她知道,一己之力改变不了什么,但求心安吧。 一次聊天,严大姐了解到记者和她儿子同岁,都是87年生。她突然很严肃地说:“我儿子过两年会有孩子,你们都会有孩子,就是为了孩子,也该把环保搞好呀!” 【记者微语】 不是专家,不是官员,这是一位最普通市民的朴素环保经。记者却觉得,这是一年中对“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理念最有力、最生动的解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