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环保卫士在行动
作者:陈七三 曾斌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5 10:12:3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双休日、节假日以及寒暑假,在衡阳的大街小巷,大小广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活跃一群,头戴小红帽,身穿黄色环保衫的环保青年志愿者。他们就是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环保青年志愿志者们。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自2010年成立以来,50多名环保青年志愿者,他们自筹经费3万余元,制作宣传画册、板报和调查问卷等。他们利用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走上街头和广场,走进街道和社区,深入厂矿和农村,进行环保常识、低碳生活常识宣传,发放宣传资料,进行问卷调查,进行大气监测和湘江水质及农村水井水质监测。他们为了“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衡阳建设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被人们誉为“衡阳环保卫士”。他们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环保衡阳、美丽雁城”活动启动仪式

  学习:受教育

  3年来,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先后参观了湘南学联旧址、罗荣桓故居、韶山毛泽东故居和花明楼刘少奇故居。活动期间,低碳生活协会还组织青年志愿者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和十八大报告。特别学习了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论述。同时,协会还邀请了衡阳市环境局副局长刘建环、蒋宏伟,衡阳市团市委副书记范苏媛以及衡阳市法规科科长张纪红给青年志愿者作了4场专题报告。通过参观、听讲座、座谈和学习原著,青年志愿者们认真了解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深刻体会到革命来之不易,胜利来之不易,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任重道远。

低碳生活进石鼓活动

  宣传:长才干

  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们每次出发前者精心制作了相关“低碳生活”和“环保知识”的宣  传资料和板报。三年来,他们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学校农村,共举行大型活动20余次,展出宣传展板50余块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进行环保意识调查300余人次。在衡阳雁峰区苏眼井社区宣传时,一位老大爷听了同学们的讲解,深有感触地说:“我活了一大辈子,从祖辈传下来的很多生活方式,原来一直在浪费资源,不环保。听了你们的讲解,我明白了。我以后一定改,做一个低碳生生活的人。”通过低碳生活宣传,青年志愿者们也受到了教育,更深刻地认识到低碳生活和环保生活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环保宣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正如环境工程专业的会员曾莹在日志中写道:“在宣传低碳生活的过程中,我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我对低碳生活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了,对自己将来从事的环境保护事业更加感到责任重大。”

深入乡下进行空气监测

  服务:作贡献

  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所到之处,通过走街串巷、摆摊设点、设立水质监测站和大气监测站等把科技、文化和卫生送到社区街道、厂矿企业、田间地头和老百姓的家中。

  家庭装修是否环保是近年来老百姓最关心的事。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利用双休日和寒暑假,免费为老百姓进行监测,3年共为老面姓测量装修住房的有害有毒物质是否超标50余次。蒸湘区锦绣花苑的李老,刚装修了新房就住进去了。住进去没几天,小孙子就咳嗽不止,并伴有口干舌噪。正碰上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大学生们进小区搞宣传活动,他就邀请大学生们给他的新房子进行监测。青年志愿者们当天就为老人进行了监测,发现老人新装修的房子甲荃严重超标,建议他们暂时搬出新房,并告诉他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

  3年来,南华大学低碳生活协会的青年志愿者还对母亲河――湘江进行水质监测8次。为乡村老百姓进行水井水质监测20余次,为3个工厂,4个社区,两个乡镇进行大气监测50余次。他们在服务中作贡献,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和一致好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