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科学家提出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作者:朱涵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5 20:37:3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浙江频道1月22日电(记者 朱涵)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朱利中教授团队一项研究提出受重金属、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化学修复方法,这项持续十余年的研究令受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更为高效、低价,也为全方位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出新思路。
  这项研究已入选2014年国家“973”计划,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土壤污染严重,那么目前有大量农田土壤被污染。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污染企业外迁,留下大量高风险工业污染场地。这些土地若直接投入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朱利中说。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中度、重度污染土地约为5000万亩,基本在经济发达地区、鱼米之乡,而需要修复的工业污染场地则达到30万个以上。
  受污染的耕地该如何利用和恢复?朱利中团队的着眼点是有机污染物的界面行为及其调控,也就是搞清楚有机污染物跑向哪里,在哪些位置积累,如何调控其迁移转化过程。通过研究,课题组建立起数学模型来预测种植在土壤上作物的有机物浓度。
  朱利中介绍,植物可以从根部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有机污染物,也可以从叶面吸收空气中和从土壤中挥发出的有机污染物。只有摸清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的分子机制及规律,才能准确预测其迁移转化行为、诊断环境污染风险,最终有效调控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实现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不同农作物对于有机物的吸收程度不同。在土壤中污染物、有机含量浓度可知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种植农作物,或者在预计农作物污染物有可能超标的前提下,通过加入生物活性炭或者表面活性剂来固定有机污染物,阻控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朱利中说。
  若是耕地污染程度已经不适宜再种植农作物,就必须要先对土壤进行修复。课题组提出通过改善有机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特别是强化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对污染农田实施增效修复。
  多环芳烃是长三角地区土壤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污染物,通过煤、石油等燃烧产生,被大量吸附在土壤中。在这种污染土壤的实验中,增效修复法令土壤的修复效率提高了50%,而修复材料的成本每亩不到200元。
  针对工业污染土地,朱利中团队也提出了一种新的修复方法,综合利用多种表面活性剂,令修复效率增加20%以上,一吨土壤的修复成本仅在300元人民币,成本降低三分之一。同时,在洗脱土壤污染的过程中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
  朱利中介绍,目前这两种土壤修复方法已经在南京和杭州的土壤修复工程中得到有效验证。下一步将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
  据了解,这一研究的6篇代表性、核心论文被列入期刊引文索引数据库Web of Science近十年高被引论文,朱利中团队“有机污染土壤修复”及“表面活性剂调控有机污染物生物有效性”方面发表的SCI论文数列国际同类课题组第一。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