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穿行在大熊猫的村庄间
作者:高富华  文章来源:新快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18 23:37:21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高富华/文王永/图   

2006年7月12日下午,一个消息从遥远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传来:在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第一个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的保护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名录。此时,我正行走在位于四川省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上,那里是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核心区之一。一百多年前,法国人阿尔芒·戴维就是在这里首先发现了大熊猫这种“最不可思议的动物”。   

1869年的早春二月,阿尔芒·戴维从成都来到宝兴县邓池沟担任邓池沟天主教堂的神甫。他沿着成都盆地的边缘到了邛崃,经西河的马湖、火井等场镇后,到了芦山县的三汇场(现名大川镇),在当地人的带领下,他翻越了3000多米的大翁顶,来到了宝兴县盐井乡,随后到了邓池沟教堂,他整整走了8天时间。   

“但愿这块陌生而神秘的土地,能给我带来惊喜。”阿尔芒·戴维当时说。果然,1869年的3月11日,戴维在一户姓李的猎人家里,看到了一张“从来没见过的黑白兽皮”,当地人称这种动物为“黑白熊”。两个月后,戴维得到一只活的黑白熊,这只大熊猫死后被制成标本,送到巴黎,一个惊人的发现随之震惊了世界。   

2005年10月1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保护地委员会主席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委托,前来实地考察评估“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申报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有趣的是,他也叫戴维,戴维·谢泊尔。   

两个戴维在相隔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走进了宝兴,走进了邓池沟,而这后一次,有我同行。
   

编 号: 2065632    
摄影作者:   
文件名:kssctt6732.jpg  
文件大小:51K  
高 X 宽:400 X 300  
说明:kssctt6732.jpg

阿尔芒·戴维
   
法国人,曾三次在中国内地科学探险。阿尔芒·戴维在宝兴发现或命名的动物模式标本多达69种,包括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苏门羚、短尾猴、亚洲黑熊、绿尾虹雉等。其中稀世珍宝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的发现,让他名扬四海。
   

编 号: 2065612    
摄影作者:   
文件名:kssctt6740.jpg  
文件大小:33K  
高 X 宽:431 X 300  
说明:kssctt6740.jpg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