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河四支流几乎“有水皆污”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7 10:31:0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有水皆污”、“逢雨必酸”、“污染之重,触目惊心”、“不能再拖下去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偷排废水、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排污单位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情况虚报瞒报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大量直面现实的词汇和语句见诸报告,令人震惊,让人警醒。
 
  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一份环境执法检查报告,以大量引人注目的数字和触目惊心的事实,向人们描绘了一幅中国生态环境“警世图”。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26日在报告跟踪检查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情况时说:“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已集中出现。”

  5月起,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兵分五路”,赴四川、湖北等5省(市)进行检查。同时,委托天津、辽宁等10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在本地区进行检查。

  在这份21页、1.1万多字的报告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以一半的篇幅描绘了这幅“警世图”:

  ■“八百里秦川,一千里污染”。全长500多公里的渭河在宝鸡以下全程污染逐步加剧,到达潼关进入黄河时已全部变成劣五类水质。黄河支流延河的监测断面有40%为劣五类水质。汾河被称为山西的母亲河,现在的监测断面中,有66%已经成为劣五类水质,自太原以下的水体完全失去了生态功能。

  “这4条支流及其流域由于径流量小,自净能力差,现在几乎到了‘有水皆污’的地步,污染之重,触目惊心1

  在对黄河流域的渭河、延河、汾河、涑水河等4条支流进行执法检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盛华仁26日这样说。

  ■三峡库区支流水质逐步变差,回水区已经多次出现“水华”现象,表明水体已经开始富营养化。

  ■2003年非典疫情突发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了《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共安排新建处置设施331个,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截至目前,已建和在建的只有70个,总投资约38亿元,仅完成计划的25.3%。

  ■铬渣是一种有毒有害的工业废物,可直接威胁水源地安全。200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编制了铬渣综合整治方案,共安排治理项目43个,计划处置量410万吨。截至目前,已经处置的铬渣只有17.3万吨,仅占计划处置总量的4%。

  ■2004年,常委会在修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时,从法律上明确了生产者、销售者依法承担对其产品和包装物进行回收处置的责任。现在修订后的法律已经实施一年半了,但这项制度至今没有得到落实,许多电子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项法律规定。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处理基本上仍处于无序状态。

  ■有的地方在调整企业结构时把几个或十几个小企业名义上联合起来,改换一个新的名字,从而人为地使企业生产规模由小变“大”,实际上依然如故,一个没停,一个没关,污染物排放并未减少。这种以“变脸”、“打捆”的手法来搞企业结构调整的方法,是典型的弄虚作假,必须严肃批评,坚决查处。

  “有水皆污”、“逢雨必酸”、“污染之重,触目惊心”、“不能再拖下去了”、“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偷排废水、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排污单位对于污染物排放量及其污染情况虚报瞒报的现象还是相当普遍”……大量直面现实的词汇和语句见诸报告,令人震惊,让人警醒。

  (本报综合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