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设国家森林城市 东莞市民共享绿色生态福利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东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2 9:04: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这充满生机、播种希望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6个“全民植树节”。 绿色是良好生态环境的主色调,林业是推进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广东提出了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第一省的总体目标,掀起了新一轮绿化大行动热潮。东莞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并把林业摆在了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东莞的突出地位。目前,全市已经建成总面积达340平方公里的大岭山等十大森林公园、81平方公里的银瓶山等5个自然保护区、11平方公里的华阳湖等13个湿地公园、122平方公里的1057个镇村公园,以及总长118公里的绿道网络,其中东莞生态园荣获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称号,绿道建设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市先后有2691万人次参加了义务植树,完成植树9563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7.3%,人均公共绿地16.7平方米,城乡绿色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东莞先后荣获国际花园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 今年是东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攻坚年。我们要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绿化为人民、绿化靠人民、绿化成效人民检验、绿化成果人民共享”的理念,深入开展绿化建设,努力推动东莞实现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水系林带化、农田林网化、乡村林果化。要加强城市森林网络建设,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生态新格局。建立城乡联动互补的国土绿化新机制,建设常平旗岭、虎门威远岛等森林公园、象山公园、田头公园等小型公园,扩大公共绿地服务半径。推进城市道路绿网升级改造,实施广深高速沿线景观整治、广深沿江高速改造提升等工程,全面完成6条247公里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增强道路绿色生态空间连通性。开展立体绿化建设,尽快出台建设细则、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试点对东莞大道、环城路等主要道路立交桥进行绿化美化。要加速水乡绿化建设步伐,重现香飘四季、鱼翔浅底的水乡田园风光。抓紧出台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绿化发展规划,深挖岭南水乡特色生态文化底蕴,打造中堂四乡、望牛墩扶涌等6个特色村庄,树立水乡绿化建设标杆。着力构建水乡湿地公园体系,探索打造自然保护型、科普教育型、都市休闲型、水产养殖型等多种类型的湿地公园。加强水系廊道绿化建设,营建83.2公顷的水乡生态林网,结合文化创意、生态科普、购物娱乐等休闲载体打造都市水岸绿线。要加力绿化精品品牌建设,提升绿化档次,打造城市绿化新名片。在规划设计上增加历史古迹、岭南园林等人文景观元素,做到景观塑造生态化、园林小品功能化、种植设计规范化。在植物造景选择上充分发挥物种的多样性,搭配观花观果色叶植物,打造靓丽绿化景观。在道路绿化上转变建设模式,以乡土树种为主,建成绿量高、密度大、覆盖全的交通空间绿网。总之,东莞的城市建设延伸到哪里,绿化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实现绿色空间内增外扩。 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绿化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迅速行动起来,踊跃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用绿色装点莞邑大地,共创森林城市,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生态福利。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