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全力探索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之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义乌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0 10:21:1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我市自2004年被列入浙江省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市建设项目以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农业企业化行动,加大财政支农投入,完善农业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使我市农业走向规模化、区域化、精品化、安全化、生态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以农业企业化行动为载体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农业规模化是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基础。我市在2004年启动实施《义乌市农业企业化行动方案》,力求使农业经营主体从传统家庭式经营农户向规模经营法人农户和农业企业转变。一方面照“自愿、依法、有偿”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目前全市已流转农地使用权面积11万亩,约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1/3以上。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农业企业,加速经营主体“法人化”。通过大力实施“强龙”工程,鼓励和支持组建特色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订单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18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带动农户23.9万户,联结基地23.8万多亩。

  以农业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快绿色农业发展

  围绕特色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重点开展了农业标准的制订和实施。目前已制定和发布了义乌红糖等28个地方农业标准和12个标准模式图,其中无公害田藕、无公害果蔗、无公害马铃薯等三个系列标准已上升为省级标准。全市在建或建成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0个,示范面积3.9万亩,存栏生猪8.9万头,家禽87.2万羽。其中道人峰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东河田藕标准化示范区列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果蔗、田藕、有机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已通过省级验收。同时,加大无公害基地的认定与管理,目前已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10个,其中省级62个;国家无公害农产品53只,有机食品3只,绿色食品4只;市级以上优质农产品128只,其中79只农产品被评为金华市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华隆牌小银杏等5只产品获得了浙江省名牌,丹溪和森山2只商标获得了浙江省著名商标。

  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重点实现农业生态化

  为进一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我市坚持按照循环农业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实施“畜牧场生态化改造工程”,对畜牧业制定禁养区、限养区和宜养区,在禁养的规模猪场一律实施关停转迁,实现了限养区和宜养区内规模猪场的生态化改造。通过实施“肥药减量增效工程”,推广新型高效低毒农药及病虫无害化治理、平衡施肥、科学施肥技术,较好地实现了农药化肥减量安全高效使用。去年,全市实施面积达35.16万亩,平均每亩减少用药192.8克。通过实施“新能源工程”,既改善了环境,又节约了生产成本。去年,全市推广太阳能热水器6820台,计13640平方米;完成了太阳能集热工程7处,计1060平方米;节能折标煤30.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74.1吨、烟尘185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