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哭泣的胡杨林在恢复生机
作者:卓九成  文章来源:陕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3 9:01: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活着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下不朽一千年。”这是人们对沙漠上一种稀有珍贵植物品质的高度概括。这种植物叫胡杨树。

  胡杨树亦称胡桐树,属杨柳科杨属落叶乔木。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沙漠植物,它不仅耐盐碱,而且抗干旱,在地下水位低于3米的中度碱化土壤中均能茁壮生长,必要时,它还可通过树叶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来维持生命。 千百年来,胡杨树在戈壁沙漠上不仅起着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作用,而且也向世人昭示着生命的永恒。因此,胡杨树一直被人们誉为沙漠的卫士、沙漠植物中的“英雄”,始终为世人所喜爱,为文人墨客所敬仰歌颂。这次参加“中日友好丝路行”活动的中日友好人士,都亲眼目睹了它的雄姿。

  8月29至30日,我们从若羌县出发沿315国道西行,经且末、民丰、策勒、洛莆、到达和田,沿途看到了不少胡杨林,有的生长得比较茂密,有的则星星点点地散立在戈壁大漠上,给人一种“远望一片林,近看树木稀”的凄凉景象。据当地人介绍说,胡杨树不仅木质耐水,不易干裂,是建造房屋、制作家具的好材料,而且树枝是当地很好的燃料,树叶是羊等牲畜的催肥饲料,因此,常被老百姓砍掉或当作柴禾烧,或用于盖房子,或作为饲料喂羊,加之沙漠地区的干旱少雨,致使胡杨林的面积大量减少,日趋衰落,使西部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好在这些问题已引起了新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强了对胡杨树的保护。我们在315国道沿途看到,“保护稀有树种,维护生态平衡”、“恢复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与此同时,新疆各地还对乱砍滥伐胡杨树的犯罪活动依法加大了打击力度,重视了对胡杨树的种植和管护。我们在沿途考察时了解到,当地各县的胡杨树种植面积近几年都在不断扩大。据介绍,于阗县的胡杨树种植面积已达到6万多亩。且末县的一位领导在介绍他们的治沙经验和成果时说,他们每年要种植1000多亩胡杨树。在策勒县,我们见到有的胡杨树高大挺拔,枝叶茂密,远远看去,犹如勇士屹立于沙海之中,使荒凉的沙漠呈现了盎然生机。

  哭泣的胡杨树在恢复生机,大家都为之欣慰。

  (本报记者 卓九成)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