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内最大水雉栖息地面临工业化威胁 |
作者:戚耀琪 员李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网络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5 12:44:48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水雉有“凌波仙子”的美誉 记者 林桂炎 摄 世代与村民友好共存的国内最大水雉群落,如今开始面临工业化的威胁。记者在广东肇庆独家采访了中国水雉的大本营,一探“凌波仙子”生存现状。 在肇庆鼎湖的江溪村,透过高倍望远镜,在一片芡实湿地上很容易看到,与山鸡近似的一只只水雉在芡实、睡莲、菱角的浮叶上悠然漫步、觅食、鸣叫和孵蛋。水雉颈后“泛出”一道金黄色,纤长的脚爪,轻盈的身躯,让其有“凌波仙子”的美誉。与其它鸟类在树上筑巢不同,水雉与芡实湿地共存,最多时可达1000只,当芡实枯萎,大部分就迁徙了,到来年夏季才回来。 说起水雉当初是怎么被发现的,还有曲折的故事。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几位鸟类专家在江苏、福建、江西和湖南等省份经过了多年寻觅,却只能见到零零星星的个体。后来,专家们又从芡实找到了灵感,因为这种煲汤的药材,多在广东肇庆一带种植,于是他们又立足于肇庆一带追根溯源。经历当年寻觅之旅的专家蒋果丁告诉记者,当时他们骑着摩托车从广州一直跑到肇庆乡村,一条村一条村找。经过再三调研比较,终于在2001年认定江溪一片芡实地就是中国水雉最密集的聚居和繁殖重地。其后蒋果丁更是在芡实塘边的农家一住就是几个月,每天拍摄水雉,记录下珍贵的水雉生态,在中央台播出。 专家告诉记者,水雉非常有趣,因为它们有“男主内、女主外”特性,雌鸟和雄鸟配对成功、下完蛋之前,会合力抵御外敌;一旦雌鸟生了蛋,便将整窝蛋留给老公照顾,自顾着寻找新欢去了。在4月至9月的繁殖季中,一只雌鸟最多可以和五只雄鸟配对,分别为老公们下窝蛋,这样的繁殖办法有助于应对水上生活的飘摇,增加后代存活机会。 当地村民马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这一带的芡实湿地很多,大家也就把水雉称作“芡实鸡”,虽是“鸡”,却幸未成为野味,人与水雉友好相处了好几代。但是这两年陶瓷业的开发使这里的湿地大为缩水,通往水雉栖息地的路边建起了密集的厂房,“水雉天堂”开始出现危机。专家说,由于各种原因,这里仍未被划作保护区,如果芡实湿地继续萎缩,这一国内最大的珍稀水雉群落也将危在旦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