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生态湿地扮靓美丽晋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昆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7 8:42:12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滇池清 昆明兴

  坚决贯彻《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的“肾”。到目前,晋宁已建成的生态湿地19782亩,相当于1个西山森林公园和9个大观公园。

  通过防浪堤拆除和生态堤建设,晋宁增加了5850亩的滇池水域面积,约等于1/3个草海。

  拥有1/4的流域面积、1/4的入滇河道、1/3的滇池湖岸线的晋宁,在“滇池保卫战”中,作用举足轻重。8条入滇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四退三还”全面推进,截污工程逐步完善,25块生态湿地已经建成。

  老一辈晋宁人常说,滇池养育了晋宁人。滇池南岸生态的逐渐恢复,让晋宁人渐渐找回曾经骄傲的理由。

  污染:最沉重的记忆

  风光旖旎的东大河湿地,被公认是滇池沿岸最美湿地之一。

  看了不少展现晋宁生态成果的文字,最令晋宁人李文英高兴的,还是在越来越多的假期出游计划中,出现了东大河湿地的身影。“这说明晋宁的美,被更多的人认可。”

  在这个80后的记忆中,小学时候滇池水质尚好,湖边野生的芦苇丛里还经常能看到“秧鸡”,每到夏天,哥哥姐姐们常常带她到滇池边玩,还可以游泳摸螺蛳,经过简单刷洗就直接下锅炒,这道记忆中的美味贯穿了整个童年。后来滇池水有了不好的气味,湖边渐渐地就不去了。“上初中的时候,做过滇池污染研究的生物老师说,以后你们的爸妈要是买滇池的鱼来吃,千万别吃,鱼已经被污染了。”李文英说家里已经很多年不吃螺蛳了,因为水脏。

  兴旺村委会周家村,位于东大河与滇池交汇口的村庄,是周丽亚的老家。“以前东大河边有一片沙滩,下水游泳,在河边洗衣洗菜的那会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我还在上学。”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滇池让她扼腕,湖水已经泛绿,风中带着腥臭,虽然老家离湖边仅有3公里,但她已经远离滇池。

  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滇池流域内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数量急剧增长,滇池流域污染物产生量总体上呈迅速递增趋势。排污量超过环境容量,水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排水管网不完善,入湖河流成为纳污河道;企业排污、农村面源污染加剧,让滇池自净能力所剩无几。

  滇池水体的恶化,是昆明人最沉重的记忆。

  2002年,为了保护和治理滇池的需要,昆明市成立了滇池管理局。“生活在滇池南岸的晋宁人,地里打口井滤一下,滇池水就能直接用,后来水井都废弃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