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浙江农林大学在桐庐、天台开展“天下二十等水”生态影像田野调查 |
作者:王延隆 文章来源:环境生态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7 21:41:4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陆羽曾划分的天下“二十等水”,对当时全国水质进行了分门别类,并在当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水文化。为宣传和弘扬水文化,由全国茅盾文学奖得主、浙江农林大学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指导的生态影像报告——陆羽评“二十等水”田野调查团于今年7月正式成立。摄影、视觉传达、茶文化、汉语言文化等专业20余名学生以及“环保部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共同参与该项活动。 7月上旬,团队成员根据现有史料和网上信息,首先初步水源地。通过当地图书馆、博物馆、网络查找资料,找到当地政协或者县市的县志、市志、民间故事集等各种史料中,去找关于水的记录,还有关于水的故事的传说。在水源地取水样,并及时进行水质监测。他们还用当地水泡茶品茶,将水烧开,用红茶、绿茶、黑茶、乌龙茶等都泡一次,然后再用其他平时用的喝茶水泡一次,喝后记录下感觉。 8月5日,在浙江天台城北紫凝山西南峰,团队成员找到了号称天下第十七水的千丈瀑布。据唐张又新的《煎茶水记》记载,当年茶圣陆羽曾慕名来到天台山视茶品茗,最后评定:“以天台山西南峰千丈瀑布水(紫凝瀑布)为天下第十七泉”。 茶圣亲“做媒”,把天台山的名泉与名茶结成了一对“良缘佳配”,被后世传为美谈,后来明万历年间的进士、著名人文地理学家王士性在其《入天台山志》一书中就详细记载了此事。直至今日,紫凝瀑布边的岩壁上仍刻有“天下第十七水”六个字。通过对当地相关部门、农户的采访,千丈瀑布目前并没有的到合理的利用与开发。由于位于河流下游,上游农田浇灌,目前的水质并不适合饮用。 8月4日,在浙江桐庐严子陵钓台,通过对水质情况调查,当地人对泉水的了解以及使用的情况和政府对泉水的保护情况等多方面展开调查。严子陵钓台,位于桐庐县城南15公里处,因东汉著名隐士严光严子陵隐居于此,因而得名。而唐朝茶圣陆羽经过此地时,用其中的泉水泡茶,觉得味道甘甜,便将此处的泉水定位天下第十九泉。来到天下第十九泉的所在之处,团队成员看到的是许多已经颇有年代的一些古迹碑文、陆羽雕像以及“天下第十九泉的刻字”。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旅游业的过度开发,水质已经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不能直接饮用。而在景区外的不远处,有一处取水点,为县政府划定的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地,当地居民在此取水并直接饮用。 该团队成员还将陆续前往江苏、江西、湖北、陕西、河南、湖南、吉林、甘肃等8个省份,寻访包括康王谷帘水、招贤寺下石桥潭水、顶龙池水、西山瀑布水、惠山石泉、虎丘寺石泉、观音寺水、大明寺水、扬子江中冷水、吴松江水、兰溪石上水、蛤蟆口水、玉虚洞春溪水、淮水源、园泉、汉江南零水、开武西谷水、严陵滩水、雪水等水源地,开展水生态主题生态影像寻访和宣传活动。
团队成员每人撰写了8000余字的实践调查报告,他们通过寻访一千年前的著名水源地,进行有关史料和现状对比考察,将实践成果以“陆羽二十等水生态影像报告展”进行系统呈现,从水环境保护的视角来反映社会现象、文化现象、民俗现象。团队还建立了“中华水生态”新媒体公众微信平台,活动将水文化的挖掘与水环境保护宣传有机结合,将“爱水节水”化为实际行动,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水生态保护意识。 (通讯员:王延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