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
作者:吴晶晶 索朗德吉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8/18 9:00:50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新华网拉萨8月14日电(记者吴晶晶、索朗德吉)记者近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完成的《西藏高原环境变化科学评估》报告显示,西藏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但存在高原冻土退化和沙漠化加剧现象,灾害风险趋于增加。

  报告指出,西藏高原气候变化的突出特征是变暖和变湿,高原的水循环正在加强,高原生态系统总体趋好是环境变化的重要特征。西藏高原寒带、亚寒带东界西移,南界北移,温带区扩大,从而导致生态系统总体趋好;森林面积和储蓄量在1998年以前明显减少,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面积与蓄积量双增长;2000年以来,高原湿地退化幅度明显减缓,并出现局部逆转趋势。

  报告同时指出,西藏高原冻土退化和沙漠化加剧是陆表环境恶化的主要特征。高原灾害风险趋于增加,主要是滑坡、泥石流、山洪、堰塞湖、雪灾等。但总体上说,西藏高原污染物环境背景值明显低于人类活动密集区,与北极相当,仍为全球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报告建议,西藏应抓住高原环境变化中的机遇,减缓或预防环境变化中的风险。要趋利避害,发展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相融合的科学理念,加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力度;建立以绿色经济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发展指数;加强政府在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科学传播,强化环境保护的社会基础;构建长期环境保护的文化基础等。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姚檀栋院士介绍说,这份科学评估报告由中科院“西藏区域协同创新集群”组织一线中外专家共同完成,从气候、水体、生态系统、陆表环境、人类活动影响和灾害风险六个方面,综合评估了西藏高原从过去2000年到未来100年的环境变化。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