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联合国绿色丝路示范工业园落户连云港徐圩新区
作者:作光摘  文章来源:连云港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15 8:50:22  文章录入:jcz6403  责任编辑:ahaoxie

  近日,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先导区徐圩新区在第四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被联合国工发组织授予“绿色丝绸之路项目示范工业园区”称号。据悉,徐圩新区以其“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科学的规划建设体系,成为联合国工发组织首次在中国选定的两个推广试点工业园区之一。“绿色丝绸之路项目”试点成功后,将为中国及其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实现绿色工业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个不仅创造GDP的园区

  据了解,联合国工发组织于2012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启动“绿色丝绸之路项目”,目的是把中国、中亚及欧洲连结在一起,加强与沿线地区的合作,开展建设绿色产业的相关项目,形成一个新的绿色工业发展带,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工发组织区域代表处代表柯文思介绍,三年前,工发组织就和中国以及哈萨克斯坦等合作伙伴萌生了“丝绸之路绿色工业计划”,旨在把包容、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工业理念推广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计划通过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一平台,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工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论证会上,徐圩新区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工业规划布局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新区管委会主任石海波表示,在不久的将来,园区年产值有可能突破万亿元,在如此规模的园区里,实施生态节能环保战略,将更具示范意义和说服力。

  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全国七大炼化产业基地之一,徐圩新区的产业定位是发展临港重化工产业,而通常重化工产业能耗较高、污染较大,与之配套的港口运输也是以散杂货、件杂货和液体化工产品为主。建区伊始,一些人担心徐圩将来仅是创造GDP的地方,会出现污染行业。

  不过,徐圩用实际行动打消了这些人的顾虑。在起草新区开发建设调研报告初始,新区就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环保园区的理念,先后委托相关单位开展了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专题研究,把绿色增长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使命和责任。在盐田里挖湖、对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重污染项目不予入驻、规划设计静脉产业园……一项项扎实的举措,让徐圩新区的建设发展渐入佳境。

  生态为先  做强顶层设计

  徐圩新区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从具体指标上来看,到2020年,新区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5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约1800亿元,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相当于再造了一个连云港港。石海波说,但从示范区发展的定位上来讲,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追求发展的质量。“这就涉及一个如何对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好示范区进行顶层设计的问题。”

  “在新区5年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边做规划研究及编制,边推进开发建设,从总体上看,取得了明显进展。尤其是一些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凡是达不到环保要求,与我们产业导向不吻合或不是节能环保的,我们严格禁止入区。目前,新区投资、开工建设项目超过1700亿元,但我们禁止入区的项目超过2000亿元。”石海波说,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徐圩逐步确立了“生态、智能、融合、示范”的发展理念,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坚持、坚守、坚定、坚决”。“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践行国家战略、打造示范园区,必须首先坚持先进的发展理念。”

  遵循这样的发展理念,徐圩新区完成了《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化基地研究报告》和《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研究报告》,建成节能环保展示馆,大力推广绿色发展理念;举办了全国节能环保设计大赛,对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和成果进行宣传和推广;设立了节能环保创业投资服务中心,加快推进国内外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在新区实现产业化。“我们近年来获得省级绿色建筑示范区称号,生态系统获得省里认可,被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名胜区,但这才刚刚开始。”徐圩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高标准下的智能新区

  目前,徐圩新区按照环保部等国家部委要求,已经编制完成《徐圩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规划》,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朝着建设钢铁化工循环发展样板区、生态文明建设引领辐射区、港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中国生态工业的升级版试点园区目标迈进。

  “智能新区建设是我们绿色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定位,就是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将先进的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推进徐圩新区‘港产城一体化’发展的高端化,促进智能化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融合。”徐圩新区有关负责人说。

  2010年初,徐圩新区开始着手编制《“智能徐圩”发展规划》,主要任务是建设智能网络、云计算平台两大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现代物流云服务平台、产业合作云服务平台、商务云服务平台、科技与人才云服务平台、生态云服务平台五大智能云服务平台,在智能港口和口岸、物流、工业、政务、商务、安全、能源、农业、交通、社区十大应用领域重点部署智能化应用项目。目前,已初步建成云计算中心和运行指挥中心,开始对新区相关设施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和监控,打造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能化新区。

  石海波说,打造国家层面的示范区,必须科学确定标准化体系,高标准进行规划建设,打牢发展基础,实现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国家战略的示范性和引领带动作用。“我们在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公共平台等9个方面明确了建设的标准化体系,这些建设标准和发展规范将作为新区开发建设的指导原则,成为提升新区未来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港口建设方面,新区的顶层设计是打造成为国内生态、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化港区,成为港口、产业和城市相互融合的一体化示范区。(颜旻 吴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