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共设施的“通用设计” |
作者:王浩臣 文章来源:环境与生活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0/21 15:48:53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与芝加哥一样,如今北京也拥有大量低地板无障碍公交车,采用空气悬架的底盘还能使车身向站台一侧倾斜,但车上的轮椅踏板使用率几乎为零。 季天也/摄
园博园成“无障碍孤岛”
设计师进行设计需要考虑的,是产品的功能、人与产品的关系、使用者生活和工作的整个环境。美国著名建筑大师路易斯·沙利文有句名言:“功能决定形式(form follows function)。”美国发达的通用设计系统方便了盲人吉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疑归功于通用设计重视的是用户体验,而非拘泥形式的美感。 其实,通用设计的概念在中国也越来越被人重视。从北京地铁新线路架设的直梯、安全门,到很多小区居民楼单元门添加的轮椅坡道,甚至园博园指示牌上的盲文提示,都不难看到中国的通用设计在逐渐完善中。然而,就笔者看来,目前中国城市对通用设计的实践还只是停留在“点”的层面上,通常是星星点点地散布在城市各个角落,尚没有连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北京丰台区的园博园就是通用设计孤立的典型。笔者曾经两度前往参观,那里的厕所告示牌刻有盲文解说,厕所旁的自动售货机还设有语音导购,这些无疑都是方便盲人游园的设施。然而,在通往园博园的路上,却鲜有这样的无障碍设计。也就是说,残疾人凭借一己之力根本到不了园博园。园博园对残疾人来说就像一座美丽的孤岛,园内的无障碍设施弄得再好也派不上更多用场,最后就不免闲置。倘若有亲友陪同,那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依赖性又会大打折扣,同样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使用价值。笔者认为,城市系统设计正是我国通用设计需要完善的地方。
北京市朝阳区专设的微信自助图书馆,借还书需刷二代身份证。 季天也/摄
公共设施实用才是硬道理
除通用设计外,美国在其他公共设施上也将“功能决定形式”的思想贯穿始终。许多公共设施都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尽量简化造型和结构,从而大大降低设施的故障几率和相应的维护成本,也让设施的拆除和移动更加便利。这种贴合实际的理念,使得美国城市街头极少出现闲置的公共设施。 在国内,除了订阅,市民购买报刊杂志的主要渠道是报刊亭。也许是国情不同,报刊亭的功能在美国被分割了:一些需求量不大的杂志被放到超市书架供市民选购;人们每天都要阅读的报刊类读物放在街头,用自助售报箱——透过玻璃橱窗展示报刊的“铁盒子”自助销售。而且,自助售报箱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维护和拆移都很轻松。功能的合理安排让美国的报刊贩售实现了“轻量化”。 相比之下,北京朝阳区推出的自助式微型图书馆,可能会面临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该设施通过扫描身份证件取书,完全自助式操作。看起来是非常好的设计,但设施复杂的电子结构带来的,是高昂的维护成本。 首先,可供借阅的书籍需要经常更换,这就要求整个微型图书馆系统有一套细致严格的管理体系。为了便民,微型图书馆还需要具备相当多的分布点,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图书馆网络进行管理,管理部门很难面面俱到。而一旦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待这个惠民设施的又会是闲置和荒废。 一个公共设施的价值高低,体现在它给使用者带来的效果,比如舒适性、便利性等,而不是它有多么“高大上”。实用才是硬道理。只有让公共设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才能避免沦为“街头饰品”。
轮椅升降平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