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大环保格局”治污道阻且长 亟待构建长效机制
作者:张世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25 19:51:44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行政区划有边界,流水、大气却无边界。因此彻底降霾治污,很难靠一个区域的单打独斗来完成。目前国内的环境危机,如果不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不搞区域合作和跨部门合作,不打破条条块块限制,实现区域联动携手联控,就很难有效的治理污染。

  当前国内的环境现状,势必要求打破行政壁垒,打破区域规划,综合多个部门联合执法,由顶层制度设计者统筹管理规划的“大环保格局”的形成也成必然之势。如何构建一种长效机制来良性运行,也必将考验各级政府的智慧。

  区域联动 “APEC蓝”告捷

  当前在国内的一些地方,环境保护时常遭遇着尴尬境地,虽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治污,但污染问题却并未多少改观,甚至“屡治屡犯”现象也时有发生。

  有研究表明,北京PM2.5主要污染物来源中区域输送占25%左右,在特定气象条件下,区域输送可能达到40%左右。这迫切需要完善空气污染防治协作联动机制。

  有专家建议不断完善由中央政府领导牵头、区域内各地人民政府共同参与的京津冀大气污染治理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区域空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最高协商与决策机构。建立健全区域统一的空气污染防治法规体系与行政管理制度,完善区域空气污染监控网络与紧急响应预案,突破行政壁垒,形成联防联控合力。

  11月份的北京,京津冀晋鲁蒙六省区市开启机动车尾气排放联动治理模式,共同成立机动车排放控制工作协调小组,率先在全国实现跨区域机动车排放超标处罚、机动车排放监管数据共享、新车环保一致性区域联合抽查等。这被认为是六方合力营造出“APEC蓝”。也是大气污染区域联防共治机制的重要举措,同样,也是打破行政壁垒、推动区域联动由虚入实的标志性探索。

  而就在本月初,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召开了第二次会议,研究确定皖苏浙沪三省一市2015年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任务,明确提出将强化区域政策对接、监管联动和技术协作,大力落实污染治理的共同行动。

  区域联动,治污降霾,已经势不可挡。“APEC蓝”的示范效应,不仅开创了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区域合作典范,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区域联动,打破行政壁垒共同治理环境危机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也是对区域深层联合体制的一种有益探索。

  对此,北京火德恒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道对新华能源表示,当前,区域合作和联动,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取得实质进展,客观地说,是顺应规律的行动。在日益脆弱的生态环境面前,人类即便共同行动也无法在遏制气候变暖等重大环境议题上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某一区域单打独斗更会感觉势单力薄。生态环境特殊的属性,迫切需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联动治理机制。

  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提出,建立陆海统筹的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这一《决定》也为“大环保格局”的成长营造了浓郁的政策氛围。

  对于区域联合治污,其实国家已经在展开了相关的行动。据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目前我国区域重污染预警体系正在建设过程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各城市预警体系的联网,而是对整个区域进行重污染预警的全新体系。其有着自己的大型计算机,以及诸多专门从事分析的工作人员。

  据了解,这个区域预警体系由环保部下属的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及卫星中心一起建设。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其可以对京津冀整片区域的总体天气系统进行监测。建设完成后,如遇重污染天气,将对外发布区域内某些地方可能出现重污染的预警预报。

  此外,区域的预报信息将同时发送给每个城市作为参考,每个城市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更精确、具体的预警,并对外公开。

  罗毅表还示,北京目前已初步具有了该预警能力,天津和河北省正在完善过程中,很快将建成。

  王兴道强调,环境治理是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各个部门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决不仅仅是环保部门一家的事情。各级各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环保理念,全面把握“五位一体”总布局,把环境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必须按照系统治理的原则,坚持保护为先,坚持综合施策,坚持综合治理,构建起社会广泛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行政壁垒 亟待打破

  近年来,我国在举办一些重大赛事、会议期间,都会对环境治理的区域联动进行突击强化,而实际效果也证明了区域联动治污不仅可行,也非常有效。

  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要把暂时性的动员、阶段性的合作逐步转化为日常的共同行动。

  做到这一点并非容易,据新华能源了解,即便是在筹备APEC会议期间,环保部10月下旬在对环渤海地区的督查中发现,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行动“不听指挥”的现象,未对停产、限产企业提出明确标准和要求,甚至出现100多家污染企业顶风生产的现象。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