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建筑绿起来,还需多方合力 |
作者:作光摘 文章来源:连云港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1/23 12:27:14 文章录入:jcz6403 责任编辑:ahaoxie |
|
让房子“穿”上带有保温层的外套,冬季室内温度可提升2至3度;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一年可节约电费近千元;住宅内排出的污水统一流入小区中水回收站,经过处理后,用于洗车、冲厕……近年来,随着绿色建筑在港城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这种以节约能源、提升生活质量为建设目标的建筑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建筑在港城还似星星之火,存在着诸多的推广难题。业内专家指出,想让绿色建筑普及起来,一方面需要政府从多年来的政策资金引导转变为强制执行,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消费者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只有这样,建筑单位才有开发的积极性,推广之路才能越走越远。 减少排放吸纳二氧化碳量接近花果山景区植被 “省里关于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犹如一剂强心针,将有助于我市绿色建筑业的进一步发展。”昨日上午,在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张丽辉表示。据悉,我市绿色建筑推广工作自2005年开始启动,而所谓的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百姓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因此,绿色建筑的推广和有效建设对于我市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以及破解资源环境对城镇化的约束有着积极的意义。 这9年里,按照绿色建筑的实施标准,我市究竟诞生了哪些绿色建筑?这些绿色建筑是否实现了当初建设时的目标?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依赖于对太阳能、地热、水源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影响,以及国家、省和市多级政府资金引导,我市产生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绿色建筑。2012年,我市从全国10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被住建部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国家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市称号,并获得补助资金5000万元。我市已建成地源热泵建筑应用项目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项目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根据权威部门的测算,已经建成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一年可节约标准煤12.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31.86万吨,接近于花果山景区内植被一年的二氧化碳吸纳量。 理解误区让9年的推广之路充满艰辛坎坷 即便如此,相较于全市每年所建的建筑体量而言,这些绿色建筑如星星之火,与国家对建筑行业内实施节能减排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记者了解到,我市的绿色建筑多存在于大型公用建筑和政府投资型建筑上,而推广缓慢主要体现在民用建筑上,这和开发单位对于绿色建筑的观望态度、消费者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存在误区不无关系。 “最为突出的原因还是房地产开发商观念问题,因为他们的直观理解是绿色建筑只增加成本,而不产生收益。”市建材行业协会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因为绿色建筑的开发会加大开发商的成本。在利润相对固定的前提下,按绿色建筑标准去设计执行,开发单位普遍的心态是一种观望态度,并没有到达真正的接受状态。 除了经济因素外,大多数购房者对于绿色建筑的理解误区,也让开发单位对绿色建筑的开发提不起兴趣。采访中,有人就认为,绿色建筑肯定要增加成本,而这些成本最终是落在消费者头上的。“买房子还是会挑地段和配套,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价格,节能房用了新材料,价格肯定高啊。”许多消费者表示。绿色建筑的价格因素似乎已成为横亘在消费者和节能房市场中间的一座大山。 建筑绿色更多普及还需多方努力 据悉,省建设厅已经下发文件,2015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照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标准进行设计建造。这项政策的出台也将有助于我市绿色建筑的推广。与此同时,我市已经于2014年初开始筹备绿色建筑研究所,目前,这家专门致力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咨询、推广工作的平台已经正式启用,而这些也只是一个好的开始,绿色建筑更好地普及推广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绿色建筑发展要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不能一味追求建筑的‘绿色’,而忽略了建筑的经济效益、开发商的经济承受能力。初期推广阶段,应该在成本与利益的权衡基础上,分批、有规划地进行。”绿色建筑研究所负责人周敏说。同时,绿色建筑推广中,一些强制措施及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还需要规划、建筑乃至更多职能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此外,还需要积极引导消费者,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分析,只有消费者认可绿色建筑,开发单位才有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据了解,绿色建筑的建设成本并不会增加很多,但其日后的耗能、维护运行成本比普通建筑要低。如建筑要达到65%的节能效果,每平方米的成本将增加130至150元。公众可以通过减少空调制冷、制热费用投入等成本,在5至7年左右收回“初期成本”。而“初期成本”只占到房屋生命周期成本的5%至10%,而耗能和维护成本占到60%至80%。这种巨大的成本优势,在推广绿色建筑时如果拿出具体的数据来证明,就能让公众直观认识到绿色建筑的优势。 但是,作为一家希望能打持久战的开发商来说,节能建筑代表了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方向,同时,它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开发商应该着眼于长远,这样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动力。相信,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绿色建筑能得到顺利而良好的发展,让更多的港城人真正体会到绿色建筑为生活带来的改变。(徐黎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