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文章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绿色GDP核算量出政绩含金量
作者:陈廷榔  文章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12 13:32:06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近日首次公布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第一次以硬邦邦的数字描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环境成本的真实状况,一些地方引以自傲的经济数据并不都是金光闪闪的。

  长期以来,我们知道经济快速增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但是环境代价到底有多大,只停留在粗略的估算水平上,因为其缺乏权威性、科学性而难以成为发展决策和政绩评价的依据。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以价格化的形式计算出环境污染损失和虚拟治理成本,使我们对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有了一个清楚的了解,环境危机在多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有了一个量化的表述。这一系列数据不仅把原本属于说不清的环境“糊涂账”变为说得清的“明白账”,而且证明了环境不是“免费商品”,且价格不菲。环境作为一笔社会财富正因为不合理的发展方式而不断减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吞掉了全社会创造、积累的一大部分经济财富。核算结果的公布,把真实的环境成本告诉了全社会,起到了警示和监督作用;同时,去掉了附着在GDP身上的美丽光环,还以本来面目。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科学、客观地衡量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一把尺子。多年以来,各个地方都努力在经济增长的速度上做文章,政绩考核以GDP论英雄,却不问英雄出身如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就是要看看各地GDP的快速增长是以什么方式获得的,就是要查一查GDP英雄的出身如何,是光洁俊朗的,还是灰头土脸的。在环境这个标杆面前,不仅可以看出各地经济发展方式的优劣,而且可以看出各地党政领导执政理念的不同和执政能力的高低。对于这一点,一些地方已经表现出了某种程度的不适应和担忧,有的地方甚至要求不要公布核算结果。这正好说明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已经显示了一定的制度威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充满自信地说,绿色GDP年度核算报告,必定会成为各地综合业绩的评价指标,必定会激励各级领导干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顾及到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和资源问题。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制度支持。地方政府有保护环境的法定责任,但是环境保护的责任、政绩考核却一直难以落实,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成本难以量化,无法对执政行为进行定性和执政能力、效果进行科学考评,就难以公正、公平地落实奖惩制度。目前,环保责任制的落实大都体现在对于重大环境事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上,而对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因为经济发展决策失误而造成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却难以问责,原因就是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和量化的指标体系,责任无从落实。正如潘岳所说的,任何好的理念都必须有坚实的制度来支撑,我们不能建立一套全面客观的经济发展衡量指标体系,就无法完成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既定目标。绿色GDP就是这种制度之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为考核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政绩评价体系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为环保责任制的落实提供了手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