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用价值导向探索“数字管理” |
作者:吴琼静 文章来源:中国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7/4 23:48:35 文章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
中国网讯 (记者 吴琼静)6月27日,第四届全球智库峰会在北京举行,在国际金融危机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的各国专家,从全球范围、中国的视角,阐述观点、探索世界和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本次分论坛的一个突出亮点,《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的发布引起了在场嘉宾和观众的热烈关注。 据悉,《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由周牧之教授率领的云河都市研究院团队,历时两年多编制而成,样本涵盖了中国所有地级以上的289个城市,通过建立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内涵进行立体分析的构架,旨在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绿色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和规划手段。 在同期发表的“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城市排名2015”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苏州分别名列综合排名的第一至第五位。深圳市名列环境单项排名的榜首,其余依次为厦门、海口、三亚、北京。社会单项排名前五位的城市是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南京。 北京缘何能问鼎绿色城镇化综合排名?这样一套指标体系如何能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实现“数字化管理”?集合中外专家智慧的这套指标体系又代表了怎样的价值取向和认知先导?课题负责人、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接受了中国网记者的专访。 用世界级的先进理念来引导认知 根据“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城市排名2015”排名显示,北京位列综合排名的第一位,环境单项排名中处于第五,这似乎与普通大众对北京的环境印象有一定的差距。对此,周牧之教授指出,指标体系中的“绿色”,不是狭义意义上的环境因素,而是突出了绿色发展的广义概念,背后包含着经济质量、空间结构、生活品质和人文社会等深层内容。指标体系中各层级每一项指标的设置都具有强烈的“绿” 指向,这也是“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最具特色的一点。 根据大量详实的数据测算,从“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可以看到,北京环境负荷的偏差值虽然不佳,却仍然在我国城市的平均值之上。其中,北京还并不是中国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但它紧挨着PM2.5的“重灾区”---河北,受到较大影响。 同时,在云河都市研究院的合作伙伴,日本森大厦的全球40个国际化城市的排名中,北京位列其中的第14位,其中环境污染的偏差值远远低于40个国际城市的平均值。周牧之认为,在进行指标比较时,如果能把国内城市比较的相对值,和国际城市比较的绝对值对城市进行交叉分析,能更加科学、准确地认知。 “价值取向、认知先导”是《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的特色理念之一。对此,周牧之教授也是有感而发。早十五年前,他本人就曾强烈呼吁中国研究城市如何应对汽车社会的冲击,但当时社会对这个问题反响微弱,然而时过境迁,今天整个中国社会对于汽车社会的弊病都感同身受;十年前在中国没有多少人讨论PM2.5,但现在“PM2.5”已成为全中国人民的“公敌”,……“中国的城镇化才短短十几年,但是国外已经有数百年的历程,在城镇化的进程上,我们一定要利用‘后发优势’,吸取先行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周牧之教授表示。 “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在编制的过程中,中外专家团队吸收了海外在城镇化和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经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力图担负起先导认知的责任。 排名只是结果,“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的开发更重视的是对中国城镇化和中国城市的分析能力。因此该指标具有进行广域分析、区域分析、类比分析和对城市本身进行具体分析的加大分析功能。 探索城市规划的工具和政策抓手 诚然,要把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课题和理想,以及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和最新的理念进行数字化、指标化的梳理,这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经过历时两年的,中外专家的努力和反复研讨,“中国绿色城镇化指标”形成了独特而简洁的“三・三・三”结构。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板块的每个板块由三个中项指标组合,每个中项指标由三个小项指标支撑,每个小项指标又由多组数据支持。三大板块的每一个板块是一个维度。27项小指标的每个指标是一个准则。将中国城市庞杂的数据高度凝练于这27项指标中,其目的就是探索对中国的城镇化实现有先进理念支撑的“数字管理”。 “数字化管理”,这个听起来很酷的名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操作性如何呢? 论坛讨论环节的点评嘉宾、中国市场信息调查业协会副会长张仲梁对记者说,实现“数字管理”的要义,简单来说就是要可度量。度量是管理的基础,没有度量,就没有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