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72小时,无锡如何化解“水危机”
Eedu.org.cn 作者:记者 苏雁    资讯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4
 

 

  ■相关新闻

  “太湖水质恶化事因污染物排入”

  无锡市政府称水质问题非人为因素所致,环保组织表示

  本报讯(记者郭晓军)前日,针对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引发无锡市饮用水质恶化,无锡市政府认定“水质问题并不是生产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说法,北京绿家园志愿者、地球村、自然之友等国内15家民间环保组织称,蓝藻暴发内在因素是太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之所以富营养化,是污染物质大量排入造成的。

  “水污染不是自然灾害”

  无锡市政府将蓝藻暴发归结为自然灾害,称“水质问题并不是生产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对此,北京绿家园志愿者、自然之友、地球村等15家民间环保组织前天撰文《无锡水污染不是自然灾害》称,这种表述非常不妥,不利于正确的识别问题的根源。

  上述组织认为,太湖水体富营养化并非从来如此,上世纪80年代,太湖流域还是“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稻香果香绕湖飞”的鱼米之乡,但其后遍地开花的工业企业排放大量工业废水,高速发展的城镇向太湖倾泻大量生活污水,以化肥农药为基础的农业模式也把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水体,这一切才造成当年适宜淘米洗菜的河流湖泊,恶化成让鱼虾绝迹甚至让居民身心受害的“水祸”!

  “鼓励起诉排污大户”

  文章指出,现在虽然通过引入大量的长江水,太湖的污染物有所稀释,但水体污染指标总体上依然居高不下;在流域内考察可以看到,沿河的生产生活排污口依然在大肆排放,黑臭的水依然不断流入太湖。

  这些环保组织指出,仅靠自上而下的“零点行动”不能根治太湖污染。政府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受到水污染影响的公民参加到污染防治中,鼓励公民参与高风险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鼓励公民举报污染企业,鼓励对排污大户开展公益诉讼。

  6月2日下午,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表报告说,当天上午八时至十时,对无锡市中桥、贡湖、充山等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水质进行抽样检测。结果显示,这些出厂水水质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这样的消息,让无锡市民奔走相告。

  小小的蓝藻搅得无锡这个近200万人口的城市不得安宁。太湖以她特有的方式,让紧邻她的无锡遭遇了尴尬。由于积极应对,这场危机的化解“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无锡化解72小时的“水危机”,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给更多的城市应对公共危机提供了经验借鉴。

72小时,无锡如何化解“水危机”

在第一时间让公众知情

  蓝藻这个太湖中的“常客”,自5月29日以来,突然“袭击”了无锡市的千家万户。因蓝藻腐烂引发的腥臭味,通过自来水管道进入了无锡市民的家中。在气温高达30℃的夏日,一座缺水的城市令人难以想象。从5月29日下午到6月1日清晨,近72个小时中,无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公共危机。

  在这场危机中,无锡市民除了在自家的水龙头上感知到危机的临近,还有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从政府那里获知水质的变化。这场危机没有形成巨大的社会恐慌,与政府在第一时间披露信息有很大关系。

  江南大学教师刘敏说,5月30日一早,她就从当地媒体上知道了城市饮用水出现了问题。她认为,政府这么及时地公布真实情况,一方面给老百姓的自身应对赢得了时间,同时也遏制了谣言的蔓延,使百姓能和政府同心协力去应对这场危机。

  记者了解到,政府首先从居民那里获得了水质变化的情况,随即对这些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研究,判断是太湖蓝藻暴发破坏了水质。在5月29日当天,无锡市有关部门针对水质变化的情况连夜召开专题会议,其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尽快向公众发布水质变化的情况。第二天,《无锡日报》在头版刊发了《太湖自来水水源地受蓝藻影响》的消息,同时公布了政府的应急措施。

  专家认为,无锡这场“水危机”,未出现谣言漫天飞的现象,主要得益于政府没有“截流”信息。其信息传递的流程是居民到政府,再由政府到居民,使整个社会上下认同了信息的真实性,减少了社会的猜忌,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众的恐慌。

快速启动应急机制

  在一场危机当中,政府的应急方案直接决定了处理危机的成效。无锡在处理这场危机中,有两个关键环节:取水口的蓝藻处理和城市居民的纯净水供给。由于事发突然,处理蓝藻需要时间,而居民纯净水供给刻不容缓。针对这一情况,无锡市在千方百计处理蓝藻的同时,着力保障纯净水的供应。

  从5月29日到5月30日,无锡各大超市出现了短暂的纯净水脱销现象,但时隔不久,市场货源供应就有了保障。这是因为无锡开通了纯净水供给“绿色通道”,紧急从周边城市调运了大批纯净水。除了保证超市仓库的货源外,还在城市的路边停放了大量载有纯净水的运输车辆,以便随时救济。由于组织得当,调配及时,几天来,无锡市场的纯净水供应一直处在平衡有序的状态。另外,无锡十分关注困难群体的饮水问题,低保户喝纯净水由政府买单,学校、养老院用水由对口企业负责解决。

  在解决纯净水供应的同时,无锡市物价、质检等部门加大对紧急情况下市场供给的监督,密切关注纯净水的价格和质量,防止不法商家哄抬水价和不合格纯净水乘虚而入。

  蓝藻是引发这场危机的祸首,消除蓝藻变质引起的自来水臭味,成为尽快恢复城市供水的关键。无锡市会同有关专家,制订了多个应对措施。最终由清华大学教授张晓健主持的方案对消除自来水臭味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居民家中自来水的水质出现好转,无锡市化解这场水危机有了重要的技术保证。

  无锡市的领导们意识到,看似天灾的背后挥不去的是人祸。无锡之痛当是太湖全流域之痛,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让太湖水重新恢复清洁。但治理太湖非一市一地力量所能及,而是整个流域的艰巨任务。危机期间,江苏省、水利部太湖管理局等有关方面组织大批专家赶赴无锡,协同多管齐下解决问题。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秦伯强说,太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治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流域特征,涉及到水利、环保、渔业等多个部门,必须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综合治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说,让太湖“休养生息”,减少对太湖的开发利用,用10到15年的时间,让太湖恢复往日的山清水秀应该没问题,但前提是所有的污水都不进太湖,让太湖自己慢慢分解吸收已有的污染物。

  针对专家的建议,无锡主动与周边城市联合建立了减排治污的协作机制,以更加严格的措施,打击非法偷排,实行清洁生产,确保不给太湖新的污染压力。

广泛发动社会自助

  一场公共危机中,社会主体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无锡“水危机”中,公众应对危机的成熟心理以及社会自助的活跃程度,给政府化解这场危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记者曾见到这样的一幕——在一家超市,一位老人买了五瓶纯净水。当记者问她为何只买五瓶时,她说:“这时候大家都缺水,如果一家买太多,其他人家就有可能买不到水,我们相信政府会很快解决问题。”

  另外,一些纯净水生产企业也自发加入应急供水网络,重点对医院、学校、养老院等特殊单位进行低价供给,农夫山泉等一些企业还免费给市民发放大量纯净水。针对各卖场搬运力量不足的现状,无锡市团市委发动了大批志愿者前来帮忙。无锡市民缺水也牵动了周边城市市民的心,常州市阳光爱心车队自发购买纯净水,专程送到无锡。

  在无锡市这场“水危机”的处理过程中,居民、企业、社会组织和政府,都各自承担了相应的社会职责。居民的沉着应对、企业的慷慨解囊、社会组织的互帮互助、政府的组织协调,对化解整个危机起到了“解压阀”的作用。

  专家认为,这场由生态灾害导致的公共危机,对整个社会都是一场考验。一方面,迫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尊重生态;另一方面,也让更多的城市学会了如何在公共危机面前从容应对。

  上图: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取水口附近水域打捞漂浮在湖面的蓝藻。

  下图:6月1日,无锡街头一家馄饨店换用纯净水后正常营业。新华社记者韩瑜庆摄

上一页  [1] [2]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