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不下真功夫怎还湘江真面目
Eedu.org.cn 作者:马新萍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6-27
    江的南岸有数十条“乌龙”升入空中,弥漫开来,形成灰蒙蒙的“盖子”,江的北岸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周围的房子全被烟囱常年冒的黑烟熏得漆黑,离江很近的或黑或棕的污水坑让人难以相信这是整治后的工业区。这样的情景令由全国人大环资委组织的中华环保世纪行的记者们明白了为何这一区域没被安排成采访点。如果不是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巡视员、中华环保世纪行执委会主任何嘉平的一再要求,此次记者团在湖南省衡阳市这一站的采访可能不会令人心情如此沉重。

  重点工业区整治喜忧参半,霞湾港水质明显改善

  3天之前,中华环保记者团从长沙开始,逆江而上,经过下游的湘潭市和株洲市,来到位于湘江流域中游的衡阳市。此次中华环保世纪行记者团来湘采访的重点是湘江流域污染减排情况。湖南省内的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行业大多集中在湘江流域,排污总量占到全省的60%以上,而重金属污染更是其突出问题。

  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工业区则是湘江流域突出整治的区域,解决好污染突出工业区的环境问题对湘江流域水质改善至关重要。

  据了解,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建设的以冶金、化工、建材等为主的工业基地,存在主要污染物排放种类多、浓度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严重的问题。这一基地90%的废水流入霞湾港。去年1月初,霞湾港在环境综合整治中,因清淤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江,使下游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引起了各方极大关注。株洲市政府也因此加快了湘江株洲段水污染综合整治步伐,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记者团通过对清水塘工业区3家重点监控企业的采访了解到,湖南智成化工有限公司和株洲冶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名单中,两家公司着力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投入巨资用于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使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是湖南最大的基础化工企业,2003年以来投入23亿元治理资金,实施了28个环保治理项目,使污染物环保达标排放,特别是2006年影响湘江饮水安全的重金属也实现了达标排放。

  在霞湾港入湘江的一个排水口处,湖南省人大环资委办公室副主任刘帅说:“过去,省里来这里检查时,水的颜色发黑,还有臭味,现在确实改观不少。”此时,记者团看到哗哗的清水注入湘江,只是从清水下面五颜六色的河底,可以想像这里过去流过的废水是多么有威力,已在河底深深烙下了痕迹。株洲市环保局长文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这一地区污染源治理基本完成,霞湾港水质已明显改善。但要彻底整治历史遗留污染问题,任务还很艰巨。

  涉镉、涉砷企业的工业废水排入湘江

  而位于株洲上游的衡阳市,涉镉、涉砷企业共74家,主要集中在水口山工业区。记者团临时改变行程,驱车来到位于湘江南岸的水口山工业区采访,湖南省控污染企业——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冶炼厂是这一地区的排污大户,也就成了记者团采访的第一对象。在一间小小的监控室中,记者团成员看到总镉在线监测仪显示的实时监测数据明显超标。而看旁边的总砷在线监测仪一直没有数据显示,厂方有关人员这才说:“你们的运气真不好,测砷仪器头天晚上出故障了,现在看不到监测数据。”记者团还了解到企业生产进度并未受此影响,1万吨的工业废水每天照常排入湘江。

  而同为重点监控企业的衡阳水口山冶金化工有限公司去年超标排污虽被环保部门罚了18万元,但目前含砷废水依然超标排放3~4倍,日排量达2000吨,并且早应在去年底安装的在线监测装置还未安装成功。厂方介绍只有一个排水口,而记者团却发现还有一股水提前于另一个口流出了。

  离开水口山工业区时,看着沿途被熏得漆黑、破旧不堪的厂房和冒着黑烟的大大小小的烟囱,让人感到痛心,这里跟平时记者采访过的整洁的现代化工业区形象差距很大。

  而在与这一工业区隔江相对的江北的情景令人心情更加沉重。这个工业区被称为松江工业小区,是衡阳市下辖衡南县的财政支柱,区内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主要依赖于对沿岸企业的末端产品进行冶炼。当地有关人员说,这里不久前进行了整治。但当记者团进入一家小炼厂采访时,发现已整治过的企业,依然像个小作坊在生产,院内工业废水横流,正在冒着白色气体的炼渣发出的刺鼻气味呛得人喉咙难受,询问其规模,却不得而知。企业厂房就建在湘江岸边。在岸边,记者团看到不远的距离间就有五六个排水口,不知汇集了多少家小企业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正向湘江哗哗地排放着,令人忧虑。

   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湘江流域沿岸百姓依江而居,湘江水质的好坏除了工业废水的影响,还与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据湖南省建设厅副厅长王智光介绍,湖南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偏低,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2005年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1.6%和24%;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51.7%,湖南省仅为39.6%。截至目前,湘江流域8个市中还有衡阳、娄底未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永州、娄底未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

  而建成的污水集中处理厂也存在着难以满负荷运转的问题。据了解,资金短缺是制约湖南省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行的主要“瓶颈”,造成了全省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周期长、管网建设不配套和负荷率低等问题。

  而湘江流域居民饮用水源主要是地表水,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率较低导致大量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湘江,是湘江污染负荷难以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对环境容量有限、河流自净能力弱的下游,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更是面临严峻考验。

   流域水质监测能力薄弱,违法排污行为难以及时发现

  记者团一路行来,通过对流域城市的采访,发现湘江水质监测能力薄弱问题比较突出,不仅有重点排污大户未装上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甚至有的城市饮用水源取水口也没有安装水质在线监测装置,仅仅依靠人工定时取水化验来检测饮用水源地水质是否正常。环保部门只能通过日常监管或抽查企业排污来发现问题,这种情况容易造成不能及时发现污染问题,失去有效控制污染的最佳时机,另外难以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短短的几天行程中,记者团感受到湖南省和湘江沿岸各城市正按照中央的部署,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湘江水质有所改善,但在一些区域、一些时段依然存在着污染物超标排放现象,湘江水污染问题并未根本得到解决。对于湘江污染治理,湖南下了功夫,但结构性减排效果还是不明显,需要伤筋动骨才能彻底改变其多年来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按照规划,湘江流域治理还需上千亿元资金投入。看来,今后湘江流域的治理任重而道远。[本报记者 马新萍]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