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长江源成第一污染源 环保人士建议垃圾运西宁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潇湘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3
 


这里就是万里长江的正源沱沱河

  长江源:垃圾何处去?

  几经周折,一只乌鸦终于找到了它的落脚点。那是一根通信线路杆。在距离线路杆不到2米的地方,就是万里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因为这条绵延6300公里的河流,一条本没有名字的小街,在过往路人的口中,有了自己的名字:沱沱河沿。

  沱沱河沿,“万里长江第一镇”。在这里,“第一”还有很多:万里长江第一桥、万里长江第一小学……正当沱沱河沿接受并熟悉这些个“第一”的时候,一项新的第一却被加冠她的身上——万里长江第一污染源。

  垃圾站没垃圾,马福海养起了羊

  2007年7月30日清晨,沱沱河沿的空气还有些凉。

  吃过早饭,杨长民打开炉屉,用前夜的炉灰平整着餐馆门前的路面。不远处,有过路的司机面朝街面,刷牙洗脸。他们都是认识的。老杨有一句没一句地和他们说着闲话。

  1998年,杨长民把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交给父母,与妻子从老家重庆合川来到沱沱河沿开起了这家川味餐馆。因为不喜欢这里的气候,9年间,两个孩子只在暑假来过一次,就再也不来了。

  “现在生意很恼火”,比起在家的孩子,老杨现在更操心眼下饭馆的生意。自去年青藏铁路通车后,这里的人流车流都少了,这让老杨的店里较三四年前冷清了很多。但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外加海拔相对较低,每到“饭点”,这里的货车、小车还是会排起长龙。这个时候,往往是杨长民和爱人一天中最忙的时候。

  一天下来,餐馆并没有多少剩菜剩饭需要处理,倒是香烟盒、塑料袋、瓜子壳等生活垃圾让老杨一天得往路那边的垃圾坑跑上一两次。

  从老杨的餐馆出来,过319国道,再步行20多米,就到了沱沱河沿二三十家店铺“约定俗成”的垃圾坑。通常情况下,这里会有10多只羊在翻拣食物。破啤酒瓶、金属罐……在羊腿间发出不同音色的声响。

  因为临近国道,这里并不是政府规定的垃圾站。政府修的垃圾站在马福海开的“西宁餐厅”正后方。那是一块用水泥砖墙围起来,约100平方米的区域。

  让人意外的是,垃圾站内没有垃圾,只有马福海养的两只羊和被羊踩的很碎的羊粪。

  “羊圈”外,垃圾遍地。正在厨房内配菜的李宏毅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垃圾站的设计有问题,不方便车辆倾倒垃圾。因为离得远,居民不可能一天为那点垃圾跑一次。”

  在这里,“自扫门前雪”是一种品质

  8月2日的雁石坪和前两天的很相像,阵风、尘土迷人眼。连布曲河边的旱厕都是一样的臭气薰天。青藏线上,这个和沱沱河沿一样有名的小镇,也有一条河流擦城而过。

  布曲河。长江源流。

  中午,过旱厕,蹦蹦跳跳地躲过剩菜剩饭和粪便,我到了布曲河边。河水很急,鹅卵石间留着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塑料纸和饮料瓶。

  下游不远处,韩明福正用面团钓着一种他自己也叫不出名字的小鱼。在他身后,他的姐姐和弟弟,正在开张刚满一年的饭店里忙活儿。一年半以前,这名21岁的撒拉族饭店老板还是别人的打工仔。

  韩明福对今天的日子很满足。用他的话说,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从一名打工仔成为一家饭店(尽管小得只有几张桌子)的老板已经很“喔耶”了。

  一边感受着鱼儿咬钩的细微震动,韩明福一边说着他的饭店对日常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因为临河的缘故,韩店里的垃圾没有像靠山的店铺那样,经由环卫工人倒进布曲河,而是直接倒进了布曲河。

 

[1] [2]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