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河南视窗讯 周口日报报道:金秋时节,丹桂飘香,硕果盈枝,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
今年的秋天对于周口市来说更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因环保问题被国家环保总局“流域限批”的周口,痛定思痛,狠下决心,从自身找原因,查漏补缺,深入开展环境违法行为集中整治工作,变“限批”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各项环保治理工作得到完善,环境保护得到进一步加强,彻底扭转了我市环保工作被动的局面,受到国家环保总局的充分肯定。
9月11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出通知,给予周口“解限”。我市成为自7月3日国家环保总局“流域限批”后首批“解限”的地市。
回首两个多月的环保整治工作,我市围绕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7个方面的整改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完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规范各种规章制度,健全各种机制,强力推进辖区环境保护治理工作,全市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
对流域内所有排污口进行清理,拆除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排污口,是我市此次整改工作的一部分。
7月6日,我市召开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动员会后,市长、市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领导小组组长徐光,要求检查组全面清查工业排污口,通过检查发现,全市共有工业排污口164家。摸清底数后,领导小组及时召集各有关部门及企业负责人座谈讨论,研究如何规范排污口。
排污口必须是明口,不准出现一个暗排口;必须安装在线监测仪,排出去的水必须达标,否则一律关停。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领导小组表明了态度。各大企业立即行动,请专家现场指导,规范排污口,安装有关设备,各企业老板清醒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已经深入人心,周口的企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关注环保问题,若排污不达标企业就无法生存下去。截至目前,全市164家工业排污口已经规范140家,正在规范的15家。未规范的企业有的是企业停产整治、搬迁或关闭;有的是破产或正在建设。具体情况是:沈丘县应规范12家,已全部规范;太康县应规范10家,已规范7家;郸城县应规范12家,已全部规范;西华县应规范29家,已规范25家,正在规范的1家;扶沟县应规范13家,已全部规范;黄泛区应规范1家,已规范;淮阳县应规范6家,已规范3家,正在规范的2家;鹿邑县应规范36家,已规范33家,正在规范的2家;项城市应规范12家,已全部规范;川汇区应规范25家,已规范16家,正在规范的9家;商水县应规范8家,已经规范6家,正在规范的1家。
我市城区居民饮用的是地下水,共有58眼水井。根据一、二级水源地划分技术要求,全市共设28个水源保护区,经过认真核查,水源保护区内没有污水排污口。
二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是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流域限批”后,我市各县(市、区)加快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的步伐:对已有污水处理厂加强管理,加大治污能力,对原来没有建设污水处理厂的县(市、区)及时进行规划,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
2001年11月投入使用的项城市日处理3万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奥贝乐氧化沟工艺,今年5月26日,该处理厂建成了临时提水泵站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4万吨,占设计能力的80%,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在进水口加装了COD、氨氮在线监测仪各一台,出水口加装一台氨氮监测仪。目前,项城市正在加紧城市污水泵站建设以代替临时泵站。
8月9日,周口市区日处理5万吨的沙南污水净化中心在出水口处新安装了在线检测仪器。从此,沙南净化中心的出水水质随时可以自动检测。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其中周口市区沙南净化中心、项城市、郸城县生活污水处理厂9月即可验收;淮阳县、沈丘县、太康县、鹿邑县四座污水处理厂正在进水试验,预计11月底完成竣工验收;西华县、扶沟县、商水县污水处理厂工程及水管网配套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之中。7座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使用后,每年可缩减COD1.76万吨,缩减氨氮0.15万吨。
三
先环评后建设,建设时必须“三同时”,这是做好环境保护的前提,也是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口。在以往的建设中,我市存在着先投产再完善的现象,让一些污染企业钻了空子,他们投了产也不完善治污设施,给我市的环境保护带来极大的压力。
“任何人不得说情,谁说情也没用。要依法对重点违法排污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彻底查办。周口要力争在6个市中第一个‘解限’……”7月6日,我市紧急召开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毛超峰的讲话表明了市委的决心。
“我们一定要以‘解限’为契机,变压力为动力,变坏事为好事,坚决做到壮士断腕———痛下决心;守土有责———属地管理;背水一战———坚决‘解限’……”7月9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领导小组组长徐光就整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市环保联合执法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领导小组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清理排查工作,对全市范围内所有投产及在建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严格按照先环评后建设及“三同时”政策。
通过排查,对发现的违法企业及时进行整改。目前,全市共有64家未经环评审批擅自开工建设项目已在发改委备案。其中,已编制好环评文件的12家;申请“三同时”验收的19家,已验收9家;6家正编制验收监测报告。据了解,被查处的企业必须补办环评手续,重新申请“三同时”,通过验收合格后,才能继续建设,所有环评不合格、没有“三同时”设计的不得开工建设。
目前,所有在周口投资的企业主对环评工作非常重视,一点也不敢马虎,都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环境保护已成为他们心中的重中之重,环评和“三同时”验收工作已成为企业能否顺利投产的关键所在。四“生产日内任何单位不得进入检查!”曾几何时,这句话成了周口许多企业的保护神和尚方宝剑,环保、工商等部门明知某些企业存在违法行为,也不能及时进行制止,致使一些企业恣意妄为,我行我素,生产污水直接排出,甚至执照不全照样生产。
周口益发生物油脂有限公司是我市招商引资过来的重点企业,在政策方面受益很多,而该公司却凭借自己特殊的身份,不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没有治污设施,废水任意排放,没有经环保部门验收擅自投产、违法进行生产。一边是重点保护企业,一边是环境保护,环保部门的人左右为难。自周口召开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活动动员会后,联合执法督导小组立即要求该公司进行整改,但企业负责人无动于衷。7月22日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活动小组实行强制措施,依法对该公司予以停产治理。从此,重点企业再没有任何借口,各种土政策被立即废除。
7月6日以来,我市开展清理土政策行动,按照“谁发布、谁纠正”的原则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文件进行了清理和纠正,共清理出土政策62条,目前已修订57条,废止5条。2003年以来,我市下发76份文件,有11份文件的部分条款违反了相关规定,其中包括市政府1份文件。
在清理和纠正的文件中,太康县修订1份;鹿邑县废止2份,修订4份;郸城县修订2份;沈丘县废止2份,修订6份;淮阳县废止1份,修订2份;西华县修订11份;川汇区修订2份;扶沟县修订7份;商水县修订2份;项城市修订8份。这些由各级地方政府颁布的政策已被当地政府严格审查,对有悖于环保事业的政策进行彻底清除。
目前,我市还对所有宾馆、饭店及旅游景点及对外宣传资料进行了全面清理;对2003年和2004年挂牌保护的174家企业实施摘牌,并进行环评验收。
五
治理城市污染必须有长远规划,必须结合流域环境承载力,明确本流域和区域主体功能和生态功能,合理规划本区域的产业布局和结构。传统的城市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向生态城市规划的方向发展,向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规划环评将在推动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上取得积极成效,必定会推动当地发展战略的优化调整,推动开发建设的合理布局,而且会更有效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由于城市规划环评在我国开展的时间较短,无论是法规标准、技术方法,还是实施监督、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不尽完善,作为地级市的周口更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为合理规划我市,打造生态城市,市环保局在周口环境监测网及中华龙都网发布公告,就周口市城市发展和流域开发规划环评向全国公开招标并明确提出,参加投标公司必须是具有规划环评资质的科研单位,参加投标的环评单位须具备乙级以上规划环评资质等级。
面对治理污染这个艰巨的任务,周口坚持走科学治污之路,科学规划本辖区内的产业布局。目前,国内已有数家规划环评科研单位有意来周,就打造周口生态城市进行规划,不久一个集环保、生态、发展于一体的城市规划将呈现在我们面前。
周口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上迈出关键性一步。
六
制定相应的流域水环境事故防范应急预案,建立与下游城市的联动防范机制,对预防水环境污染十分重要。
为确保淮河流域的周口市、阜阳市、亳州市区域水环境安全,防止来自上游和本区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的水污染事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公共利益,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人力、物力,对水污染事故做出快速、有效地处置,周口市、阜阳市、亳州市通过协商成立了应急联动协调机构。一是成立指挥中心。成立了周口市、阜阳市、亳州市水污染事故应急协调联动指挥中心,作为处置流域跨市水污染事故的最高应急指挥机构,协调决定水污染事故处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总指挥分别由三市市长担任,副总指挥分别由三市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成员分别由三市监察、安监、环保、交通、公安、公用事业、卫生、水利、气象、农业、民政、信访、电力等部门成员组成。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三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分别由三市环保局局长轮流担任,任期1年。二是成立应急分队,分别由三市环境监察支队、环境监测站及其他市直相关部门共抽调80名业务骨干组成,由应急指挥中心培训后,参与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三市指挥中心不仅健全了淮河水系及相关水系的应急方案,而且制定了有关环境保护措施,明确了指挥中心的职责,为淮河水系及相关水系预防污染提供了机制和制度保障。
七
对违法企业进行处罚和治理是我市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活动的重中之重。自活动开展以来,我市针对辖区内所有污染企业进行了彻底整治,并针对国家环保总局查处的15家企业进行处罚。周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周口市造纸行业集中整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意见的通知》文件,责成郸城县和沈丘县人民政府分别对郸城再生纸业有限公司、郸城合鑫造纸厂和沈丘汾泉纸品有限公司、沈丘县第一板纸厂,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进行严格审核,依法实施关闭;对郸城合鑫纸厂依法足额征收2007年1至5月份排污费59131元,并对有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给予行政处分。
集中整治违法排污企业活动的开展,让各级党委、政府和所有排污企业清醒认识到事态的严峻性,谁也不敢怠慢,全身心地投入到污染治理之中。金丹乳酸、宋河粮液、金星啤酒等所有排污企业,积极进行整改,投巨资规范了排污口,安装了COD、氨氮在线监测仪,完善各种设施。
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我市对辖区内的“十五小土”企业全部关停,非法排污企业清扫一空,重点企业整改到位,所有工业企业都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完善了各种设施,全部安装了COD、氨氮在线监测仪,全市环境状况明显改善。8月31日,省环境保护集中整治验收组代表国家环保总局对我市的治污工作进行验收,对我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流域限批”解除后,周口的环保工作将如何发展?作为主抓环保工作的副市长刘保仓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形势依然严峻,环保工作任务依然繁重,完成环境整改目标依然艰巨。刘保仓指出,要认真总结集中整改的经验。这次集中整改虽然时间不长,但打了一个主动仗,打了一个大胜仗,而我们过去在长时间里,打的是被动仗,打的是大败仗。他强调,全市环保系统要认真总结经验,把集中整改当作环保长征的第一步,继续克难攻坚,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努力发展和巩固来之不易的工作局面,彻底扭转环保工作的被动局面,实现我市环境状况的持续好转,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目前,周口大地上水更清了,天更蓝了,树更绿了,人们的精神更足了。
经过环保风暴洗礼,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对保护环境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环保就是政绩,环保就是职责,环保就是为人民服务,环保工作责任重于泰山。
经过环保风暴洗礼的周口企业对保护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环境保护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保护环境是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经过环保风暴的洗礼,周口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环境有了更深的了解,环保意识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