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晖)正在加紧实施的太湖湖滨湿地建设工程、太湖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水生植物放养种植示范工程和净水渔业示范工程,将在2010年前共同营建一个规模达4万多亩,对太湖生态环境修复至关重要的湖滨“湿地群”。昨从市农林局获悉,总投资近30亿元的“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已通过省级论证。按照该项目的实施方案,我市将在155公里湖岸线上陆续启动八大湿地建设工程。目前,“2007年宜兴市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和“2008年滨湖区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2个湿地保护项目,已通过省有关部门审核论证。
近年来,我市围绕太湖水污染治理,重点开展了对五里湖、梅梁湖、宜兴三氿(东、西、团氿)、京杭大运河等主要水面的生态修复。特别是五里湖生态修复,几年来共投入资金12亿元,对沿湖36公里湖岸线进行生态修复,建成了渤公岛自然湿地、蠡湖公园、大桥生态公园及沿岸纵深200米左右的生态防护林带,造林面积超过6000亩。全市主要骨干河道绿化覆盖率超过30%,启动了长广溪湿地、十八湾湖滨湿地、管社山湿地及三氿湿地建设,为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打下了较好基础。太湖湖滨湿地建设工程是4大工程的核心。我市目前已确定了贡湖湾、小湾里、管社山、十八湾、马山、西太湖、长广溪、梁塘河8个湿地建设重点工程。其中“2007年宜兴市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包括1个集中示范区、3大示范工程,总规模达1万亩,主要工程包括退渔恢复湿地工程、生态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无公害水稻基地建设、湿地高效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湖滨经济林草生态过滤隔离带工程。“2008年滨湖区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项目则包括湖滨农田生态过滤隔离缓冲带示范工程等,核心区总规模为1万亩。有关负责人介绍,这两个项目建成后,除有效保护湿地外,还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农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宜兴市将有效保护湿地1.8万公顷,形成湿地农业综合示范区46万余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在这些区域将全面实行生态种养结合,化肥、农药使用减少20%以上,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率98%以上,从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滨湖区将建立示范工程核心区1万亩、应用辐射推广区近19万亩,有效保护湿地357平方公里,减少30%以上的化肥、农药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