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湖泊一天少“喝”26万吨污水
“清水入湖”斩断了武汉市每日26万吨入湖的污水,污水经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每天能产出7万吨回用水。武汉市水务局局长姜铁兵在介绍污水减排工作时,谈到这两个数据。
武汉市有“百湖之市”美誉,但长期以来,由于污水直接入湖,水质恶化。目前,全市66个主要湖泊中,有32个水质为劣V类。
2006年起,该市启动“清水入湖”计划,决定用3年时间,关闭城区20个湖泊的176个排污口。当年,该市内沙湖、外沙湖、南湖、东湖、月湖、后襄湖、莲花湖、黄家湖8个湖泊的51个排污口被一一截断,截流污水约为每日16万吨。
据了解,南湖共有24个主要排污口,分别来自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小区住户,排放污水量约每日14.5万吨,通过完善龙王嘴、黄家湖、汤逊湖污水处理厂及收集系统,南湖污水被分散消化。
东湖截污分为喻家湖和听涛区两部分,截污完成后,东湖每日少“喝”污水5万吨。莲花湖周边的8个排污口被截断后,汉阳大道、建桥新村及洗马长街一带的生活污水将不再直排莲花湖,湖泊自然生态将逐步恢复。
今年,该市再投入3.1亿元,正在实施塔子湖、墨水湖、龙阳湖、晒湖、野芷湖、汤逊湖等7个湖泊43处排污口的截污,年内完工后,每天又有10万吨污水不再排入湖泊。此外,该市已建成10座污水处理厂,8座投入运行,拥有截污干管431.7公里,截污泵站22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每日159万吨,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23.5%提高至71.1%。
据悉,今年该市还进行了三金潭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后中水回用的试点项目,项目总投资1亿元,通过污水深度处理,水质可达国家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武汉市水务局透露,目前,项目设计方案已修改完善,建成后,将铺设主、次中水回用干管约16公里,每日7万吨的中水将用于后湖地区的道路、绿化、小区杂用水以及黄孝河、塔子湖的补源用水。(吴昊 王赤兵 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