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座污水处理厂32个水质监测点堵住入河污水口 生态方法治理河道 科学手段控制水质 京城120公里“臭河”今年还清
河道治理仍继续 明年城市河湖水摆脱“臭”字 还市民清澈河流 八一湖昆玉河水质达II类
本报讯(记者陶颖)清河、东土城沟、北护城河……这些以前“臭”名昭著的河流,现在陆续登上了北京干净河道的名单。
今天上午9点,市水务部门表示,截至今年,本市120公里“臭河”治理完成。明年,六环内的城市河湖水环境就能基本还清。
根据市水务资料记载,北京城市河道共300多公里,过去许多河道都是一潭死水,或者乌黑发臭。这主要由于北京河道承担着防洪和排放污水的任务,上世纪末全市每年1/3的污水都直接进入河道,加上降水量减少,水环境难以置换而恶化。
为还市民清澈河流,北京规划每年至少治理40公里河道。截至今年,本市严重污染的河段都得到治理,转河、小月河、东土城沟、清河、北护城河等120公里河道还清。
这主要从三大方面实现:
一是堵住入河的污水口。本市陆续建成9座污水处理厂。截至今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0%,日处理污水能力248万立方米。
二是用生态方法治理河道。在需治理的河道沿岸种植水生植物,河水中制作生物浮床,让菖蒲、美人蕉等净化河水的“高手”入住。同时,适宜生长的田螺、河蚌、鱼虾等水生动物也被“请”进河道,帮助河道形成天然净化系统。
三是先进科学手段控制水质。比如在城近郊区河道内设置了32个水质监测点,通过水质监测船和移动检测设备,随时掌握河道水质状况。
市水务部门表示,河道治理工作仍在继续,到明年,北京六环内的城市河湖水环境将基本还清,丢掉“臭水河”的帽子。
相关新闻
八一湖昆玉河达到饮用水质
本报讯(记者陶颖)八一湖、昆玉河目前成为北京城区最干净的河湖。
昨天,市环保局发布9月京城的重点湖泊、河流和水库的水质状况,八一湖和昆玉河的水质都提升为II类水质,相当于作为饮用水源的密云水库的水质。
市环保局表示,II类水质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作为北京饮用水源的密云水库的水质一直保持在II类标准,作为2008年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地点的十三陵水库,水质也继续保持在II类标准。
重点湖泊、河流和水库中水质出现略微下降的是昆明湖,水质下降了一级,为III类水质。
市环保局表示,这些河流、湖泊的水质变化与是不是丰水期有关,也与有否生态水的补充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能说明水质有了根本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