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多年前,一部《呼兰河传》曾使沉睡在东北黑土地上的呼兰河名扬四海,才女萧红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她心中的呼兰河--
“那河太大了,等我走到河边上,抓了一把沙子抛下去,那河水简直没有因此而脏了一点点……”
“河灯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一片的金光,而是月亮落到河底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如今,呼兰河依然静静流淌,只是已经不再是萧红曾经放河灯的那条呼兰河。近日,呼兰河发生了死鱼现象,了无生气的河滩上,白花花的死鱼随处可见,如果萧红看见这一幕,她肯定不再会发出“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的感叹了。
远去的呼兰河
呼兰河是松花江中游左岸的一条大支流,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河之一,发源于小兴安岭西南侧,流经松嫩平原东部10多个市县,在哈尔滨以下约4公里处由左岸注入松花江,全长523公里,总流域面积35683平方公里。
被当地群众称为“母亲河”的呼兰河近日发生了死鱼事件,河里的白鱼大量死亡,苟活的小鱼只是张开大嘴,浮在水面上,呼吸一点新鲜空气。这对于生活在水中的鱼儿来说,则是一种悲哀。
一些渔民和群众从河里打捞鱼类出售或食用。记者在呼兰河大桥附近河段看到,呼兰河河滩上随处可见白花花的死鱼,河水散发着臭味,一些渔民划着小船在打鱼,还有一些市民拿着鱼网在岸边捞鱼。
正在河边打鱼的张耀山说,河里的小白鱼看样子都是呛死的,从河里打上的鱼很多也都是死的,虽然我们不知道是啥原因,但这些鱼不能平白无故就死了,看起来半死不活,肯定是河水有问题。
张耀山说:“打的鱼有的自己吃了,还听说有人家打了好几百斤鱼都卖了。这水早就不能喝了,喝了就可能把命丢了。”
在河边放羊的刘某说,上游放脏水的事经常有,几天就放一次,水都是臭的。我在这儿放了七八年羊,原来水很清,我的羊都在这里喝水,现在再也不敢喝了,上游一放水,鱼都仰着脖浮在岸边,呛死的鱼到处都是。
紧邻呼兰河的富强村村民苏子全在河边种了些蔬菜,苏子全说,呼兰河的污染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有的人家用河水浇的地,种出来的粮食都没法吃。现在我们都不敢下河洗澡,污染太严重了,而且上游的污水也经常排放。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