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化工厂"被指排污 7年来25名村民患癌症
Eedu.org.cn 作者:王贵彬    资讯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
 

王宝来,男,55岁,死于肺癌

刘亚杰,女,57岁,死于肺癌

石葵兰,女,45岁,死于血癌

孔祥臣,男,23岁,死于血癌……

2007年12月25日,顺义区木林镇后王各庄村。村民孔凡国手中的“癌症病因调查表”上,死亡村民的名单越来越长,年龄越来越年轻。

“六七年间,25人患癌,死了19个。”这个35岁的庄稼人说,他从2006年开始的调查并不完全,但这个数字对于常住人口只有1029人的村子来说,“已经很不正常”。

多名村民称,村里这些年“癌症一个接一个得,又一个挨一个死”。现在,他们有病不敢去医院,“怕一查又是癌症。”

村民死亡多因癌症

近几年,孔凡国参加的葬礼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得癌症死的。”

在后王各庄村,孔是大姓,三亲六故家里死了人,孔凡国都会参加。近几年,他参加的葬礼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得癌症死的。”他说。

2006年,57岁的刘亚杰被查出肺癌,治疗不到3个月就去世了。这令孔凡国很惊讶。在他印象中,刘亚杰是个身体棒、特能干活的妇女。

刘亚杰的女儿刘海燕说,母亲身体一向很好,从不吸烟喝酒,平时打针吃药也很少。2006年,一直打理小卖部的母亲突然咳嗽不止,后来浑身都没劲儿,到医院一查,被确诊为肺癌晚期。

孔祥臣因血癌去世时才23岁。2005年春节前,刚参加工作的他回家准备过年,“连感冒都很少”的他感觉腿没劲,随后牙出血不止,“把一盆水都染红了。”家人带他到顺义区医院检查说是白血病,到通州医院复查结果还是一样。当年3月31日,他在家中的新房死亡。

45岁的石葵兰,患病前养着180多头猪,村里都说她是个“能干的好媳妇”。2003年冬天,她出现拉血尿血等症状,到医院确诊为血癌,2004年治疗无效去世。

7年来25村民患癌

孔凡国说,他不愿厄运降临在自家人头上,也不想早上推开大门,又听说谁家又有人得癌症死了。

村民相继死于癌症令孔凡国感到奇怪,在2000年以前,很少听说谁患癌症,“1987年至1997年间,大约是4个。”

2006年,孔凡国开始对村里癌症频发的情况进行调查。他想知道村子究竟怎么了?

至于调查动机,孔凡国说得很简单,全家老少10口生活在村里,他不愿厄运降临在自家人头上,他也不想早上推开大门,又听说谁家又有人得癌症死了。

孔凡国家的一个衣柜内,放着他这一两年来的调查材料,堆起来有七八公斤重。其中有一份不断加长的《后王各庄村癌症病因调查表》,那是他挨家挨户调查登记得出的。

调查表显示,2001年至2007年,患癌症的村民共有25人,其中肺癌8人,食道癌4人,血癌3人,此外还有膀胱癌、淋巴癌、胰腺癌、肝癌、胃癌、咽癌等。

孔凡国注意到,患癌的村民中,老人占很小比例,五六十岁占的比例最大,并有年轻化的趋势。具体来看,70岁以上的为5人,20岁至40岁有3人。此外,19个死亡村民中,从确诊到死亡大多都是一两年间的事,最短的才1个多月。

孔凡国坦言,这个调查并不完全,因为村里不少人并不配合,“登记有什么用,大伙都知道癌症多,你非要搞个准数,到时候村里男的找不到媳妇,女的嫁不出去,那就麻烦了。”

事实上,后王各庄村癌症多,附近村庄都知道。其他村甚至直呼后王各庄村为“癌症村”。

臭气和污水维持数年

收回的一二百份“后王各庄村癌症社情民意调查表”中,村民们认为“臭气、污水和饮用水”是致癌的“祸首”。

为调查村里癌症频发的原因,孔凡国向村民发放了“后王各庄村癌症社情民意调查表”。收回的一二百份调查表中,村民们认为“臭气、污水和饮用水”是致癌的“祸首”。

2007年12月20日下午5时许,孔凡国站在自家院中,一股酸糊糊的味道飘来,时间一长他就得做一个深呼吸,才能保障呼吸顺畅。

孔凡国说,村里“空气发臭,水质变糟”的情况已维持数年。

据村民们回忆,从2002年开始,村里整天被一股臭味包围,“酸臭酸臭的”,“塑料泡沫烧焦的味”、“闻着喘不过气来”……

从村南到村北,数百米的距离,每户村民都能证实臭气的存在。他们夏天不敢开窗,臭味能把人熏醒。而这种气味在下雨、下雪前,以及阴天时最为明显。

“关着窗户,有时都有味。”村民付怀武说,他家的窗户都用胶带粘上了,不为挡风避寒,“就是嫌有味。”

70岁的老付是村里的老党员,被村民认为是最“讲党性,说实话”的人,今年其被确诊为膀胱癌。

后王各庄村东侧,一道河沟,将前王各庄村和后王各庄村分开。

两村村民表示,2002年以前,这个河沟里的水是清的,夏天都是小鱼。如今,两米多宽的河沟内,只剩下一层黑乎乎的黏稠胶状物,一根直径30厘米的管子向沟内缓缓流着一股带有酸味的水。

前王各庄村张青山等多名村民说,2006年收秋,他们用打火机试着点了一下河沟里像“粉坨一样的黏东西”,一下子就着了。

后王各庄村村民孟庆峰称,前年夏天,有村民将河沟里的水引到自家废弃的鱼塘里,没过几天,鱼塘的水面上漂起一层死鱼苗,“连蛤蟆都死了。”去年夏天,河沟边多棵大树也枯死了。

村里现在没人再去河沟边放羊。有村民说,去年开春,他在水沟边放羊,几只母羊喝了河沟的水,结果生下的小羊羔“不是死了,就是没毛”。

前王各庄村和后王各庄村都贴着这条河沟,前王各庄村去年患癌两人,前年患癌两人,数字要比后王各庄村少得多,后王各庄村村民因此怀疑该村的饮用水出了问题。

后王各庄村村民现在喝的水,是从村南一口机井抽上来的。村委会表示,此前,村北头有一口近80米深的井,因部分村民吃水困难,于是在1998年打了现在这口118米深的机井。

村民们均说,之前村北的那口井水甜,好喝。而现在的井水常有村民喝了后发生腹泻。

村民还证实,用“热得快”烧水,两三次管壁内肯定长一层水垢。有时井水还会有一股“说不上来的臭味”、“烧开了还有一层油”。

村里的水不好喝,加上得癌症的人增多,条件好一点的村民都在家中买了饮水机,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都不敢让孩子喝井水。

70岁的孔凡哲家中的饮水机是全村最好的,去年2月,老两口为此花了2680元。孔凡哲的老伴说,他们曾将村里的井水放入纯水机中,过滤1壶好水,要分离出3壶次水。两者相比,次水可看到明显的杂质,口感也发涩、发硬。

买饮水机只是暂时的解决办法,村民们说,纯净水5元钱一桶,“舍不得做饭用”,再说子孙后代也不能靠饮水机过活。

孔凡国等村民曾多次要求村委会和镇政府调查臭气和饮用水。

一份2007年7月的《北京市顺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报告》称,后王各庄村生活饮用水26项检测结果都合格,并未受到污染。“花了村委会1955.5元检测的。”该村村委会一负责人说。

对于村里臭气与污水的检测,一直没有相关部门的检测。村委会人员称“的确有味,但咱不能确定有毒。”

“化工厂”被指排污

曾在希涛公司工作的村民认为,村里的臭气与河沟水被污染,与该公司生产过程中污水、粉尘和废气的排放有关。

孔凡国说,村里出现“空气发臭,水质变糟”的情况绝不会事出无因。

他和很多村民记得,村子在2002年前曾是风景如画,空气清新,河沟里的水也很清澈。直到北京希涛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希涛公司)的开工。村民们还自发到希涛公司门口声讨,一度将该公司大门堵住讨说法,并惊动警方到现场维持秩序。

大多村民认为,村里的臭味是从希涛公司出来的,向河沟排水的管子也是该公司的,“前两年排的多,都是黑水。”住在河沟附近多名前王各庄村村民说。

希涛公司位于后王各庄村南,距最近的村民家不足50米。该公司1997年成立,是木林镇招商引资项目,2002年开工投产。用该公司一位负责人的话说“也是为拉动当地经济增长。”

据顺义区工商局提供的信息显示,希涛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包括技术转让;销售水处理、选矿、造纸等设备;制造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催化剂、水处理剂、偶氮化合物等。

2007年12月25日,希涛公司一郝姓负责人称,该公司主要生产聚丙烯酰胺,这是一种絮凝剂,是用于污水处理的环保产品,整个生产过程没有污染和毒害。

王振宇和刘春玉都是后王各庄村的村民,2001年至2006年期间,两人都在希涛公司工作。在他们看来,这个厂子并非所说的“环保无毒”。

王、刘二人证实,当初进厂时,“人家招人不要没结婚、没生育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戴胶皮手套、口罩甚至是防毒面具。作为粗切工的王振宇,因没戴手套,作业时手背多次被烧得脱皮。

二人的工资表显示,工人每个月都有防毒费。

村民王宝良2005年被确诊为癌症后,常去该公司附近溜达,他说亲眼看到画着“骷髅头”的塑料桶被卡车运到厂里。他不知道桶里装着什么,“但有剧毒的才用标着骷髅头。”

王振宇和刘春玉也看到过画着“骷髅头”的袋装粉末和桶装液体,他们只听技术人员说这是单体,并不知道准确的名字,“厂里试验室的人说过这东西致癌,让我们平时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希涛公司郝姓负责人称,所谓单体就是丙烯酰胺,但并不像工人所说的那样可怕,“是不挥发,不污染的”。让工人戴防毒面具是怕工人操作不规范,药液溅到脸上、眼睛里造成不必要的危险,防毒费则是每个化工企业都必须有的,“并不代表有毒害。”

在王振宇和刘春玉看来,村里的臭气与河沟水被污染,与希涛公司生产过程中污水、粉尘和废气的排放有关。

刘春玉一度干到代班组长,对各个工序很熟。他曾多次看到,试验室不成功的调试液,不能聚合的配液及每天冲洗整个流水线和容器的废水,都通过下水道排入厂外的河沟内。此外在生产的烘干环节,水蒸气的排放管道就露天冲着厂外,一些“比玉米粒还小的颗粒”会随蒸汽一起飞出厂外,“酸味这时最大”。工人们也常将一些聚合不太成功的胶体扔到锅炉燃烧,而大烟囱正冲着后王各庄村。

希涛公司郝姓负责人说,2004年初公司新建了一个污水沉淀池,上层的清水通过水循环系统重复使用,下层的杂质会定期由环卫部门清理,“现在基本上没有污水排放”,烘干用的锅炉烟囱也经过专门的改进。

该负责人提供的一份2007年6月的检测报告显示,顺义区环境保护局环境监测站对该公司的废水和炉窑进行检测,结果各项指标都达标。

 

[1] [2] 下一页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