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国家气候中心:全球变暖是极端气候的"幕后黑手"
Eedu.org.cn 作者:李健亚    资讯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9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谁料到在今年强暴雨袭来的同时,热浪、干旱等破记录的极端气候也频频发生。事实上,全球范围内都有这种极端灾害天气的发生。近日,国家气候中心的研究人员黄磊在一次讲座中详细分析了极端气候的前因后果。

    究竟极端灾害天气背后的推手是谁?我们的地球气候系统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极端气候与全球变暖又有怎样的联系?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黄磊一一为我们解开了谜底。

    极端气候频繁出现

    新京报:什么是极端气候事件?今年我国都遇到了哪些极端气候事件?

    黄磊:我们通常所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例如,在夏季暴雨常常发生,但如果一次暴雨的强度接近或者超过了历史最高记录,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一次极端气候事件;气候是天气状态的平均,如果一个月的总降水量也接近或者超过了该月份历史最高记录,就可以说这个月的降水属于极端天气事件。

    今年7月17日,乌鲁木齐的日降水量为57.4毫米,这个降水量是50多年来乌鲁木齐7月份日降水量的最大值。因此,我们认为这次降雨是一次极端气候事件。同时,乌鲁木齐7月份的总降水量平均只有二三十毫米,但2007年7月的月降水量达到了110毫米,几乎达到全年降水量的一半。这也是乌鲁木齐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所以,乌鲁木齐2007年7月份的降水也是极端气候事件。

    新京报:中国所遭遇的极端气候事件是否在全球范围内算是比较多的?

    黄磊:今年8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就今年的极端事件发表声明称,今年不仅全球各地的极端事件明显增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

    中国所遭遇的各种极端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算是比较多的。中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而大多数的水文气象的重大灾害几乎都是由极端气候事件引发的。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显著增加。据预测,未来全球变暖可能会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进一步加剧,我国在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上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新京报:是否近几十年来极端气候事件渐趋增多增强?

    黄磊:就全球范围内来看,观测事实确实表明一些极端气候事件有增多增强的趋势。如近50年来,大部分陆地区域的强降水事件出现的频率上升;某些极端事件如热昼、热夜、热浪发生更为频繁;更大范围地区发生了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干旱;热带气旋的强度增大。如20世纪70年代以来强台风(风速58米/秒以上,17级)发生的数量增加,其中在北太平洋、印度洋与西南太平洋增加最为显著;强台风出现的频率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不到20%增加到21世纪初的35%以上。

    就我国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的总降水量和强暴雨事件明显增加,西北地区发生强降水事件的频率也有所增加;而华北地区近20年来干旱更为严重,西北东部、华北大部和东北南部干旱面积也呈增加趋势。

    2007年平均气温达到最高

    新京报: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极端气候的发生?

    黄磊:全球变暖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也对极端气候事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世界气象组织指出,今年1月份(代表冬季)和4月份(代表春季)的全球地表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过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2007年1至7月,我国平均气温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偏高年。

    全球变暖不仅使温度的均值发生了变化,而且还有可能使气候的变率增大,就是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的差距加大。气温平均值与变率的增加都可能引起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新京报:全球变暖究竟对极端气候事件有什么样的影响?

    黄磊:关于全球变暖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天气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状态处的天气现象出现的概率最大,极大与极小状态下的天气现象不易出现。就温度这个气候变量来讲,就是说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就更小。但现在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原来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现在也可能频繁出现了,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

    从气象学原理上来说,全球变暖使得地表气温升高,较高的温度会引起水面的蒸发加大,不仅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总量增加了,而且水循环的速率也加快了。由于大气中的水分也增多了,这将使更多的降水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生,强暴雨、强暴雪等极端降水事件以及局部洪涝出现的频率可能增加,个别地区龙卷风、强雷暴以及狂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也会增多。另外,由于从植物、土壤、湖泊和水库的蒸发加快,水分耗损增加,再加上气温升高,一些地区将遭受更频繁、更持久或更严重的干旱。

    人类活动是推手

    新京报:全球变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磊:气候变化不外乎有自然原因与人为原因这两大类。自然原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火山活动以及气候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等;人为原因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带来的温室效应、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形成的“阳伞效应”以及土地利用和陆面覆盖变化引起的地表反照率变化等。

    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不可能是引起现代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一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近五十年来的全球变暖有90%以上的可能性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气体可以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但会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我们一般称之为“温室效应”。自西方工业化(约1750年前后)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类活动的原因,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浓度都显著升高,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2005年已达到379ppm(百万分之一体积),可能是过去65万年以来的最高值。

    新京报:人类活动中对全球变暖造成影响的因素怎么排列?

    黄磊:在各种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的使用应该是贡献最大的,化石燃料燃烧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占人类活动总排放量的70%至90%左右,它主要用于交通、工业生产、取暖、制冷、发电以及其他方面。其余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土地利用活动,如畜牧业、农业、空地以及森林退化等。甲烷等其他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包括生产、交通运输中的化石燃料、农业活动、废弃物管理和工业生产过程等。由于自然和人为排放中涉及的许多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不确定性,目前还不能很好地认识人类活动对这些气体贡献的确切量级。

    加重“南涝北旱”

    新京报:未来全球气候继续变暖,这对气候与环境有没有更严重的影响?

    黄磊:根据众多气候模式的模拟结果,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的平均气温将增加1.1℃到6.4℃,海平面相应上升0.180.59米。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供应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多数地区如果温度增加1℃-3℃,农作物产量会下降,而在一些热带地区,作物产量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发生饥荒的风险增大。

    新京报:中国将会怎样?

    黄磊:和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一样,本世纪中国的地表气温也将继续上升,其中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预计到202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将略有增加。降水日数在北方显著增加,南方地区的强降水日数也将增加。

    新京报: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与年降日数将略有增加岂不是件好事?

    黄磊:虽然我国的年平均降水量会增加,但区域分布不均匀,呈现南涝北旱的形势。而且,南方地区的强降水日数增加将使强暴雨事件增加,这有可能增加南方地区发生洪涝的风险。所以,总体来看,是本来就比较湿润的地区将更为湿润,而原来比较干旱的地区可能更干旱。

    暖气候导致“后天”效应

    新京报:关于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曾在许多场合下被演绎,电影《后天》就是一个例子。

    黄磊:“后天”式的突变和海洋中温盐环流的变化有关。海面下约3/4的深层海水的运动主要决定于海水密度的分布,而密度又主要决定于温度和盐度,故把海洋的深层环流称为温盐环流。在这种环流中,上层和表层海水向北输送,把大量过剩的热量带向北方,深层的向南回流,海水把冷水向南输送。这种热量交换的结果使得高纬的天气与气候不至于太冷,变得较为温和。

    新京报:气候变化进入到哪个阶段,我们的地球会出现《后天》的场景?

    黄磊:全球变暖后,到达高纬度(如北欧至冰岛)的海水温度也升高,并且由于中高纬降水增加,冰川融化,海水盐度减少,使那里的海水密度减少。这样,下沉的海水速度也将减少,使深海回流海水的速度减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失去了南北热量的交换和调节机制,高纬地区将逐渐变冷,最后甚至会进入寒冷的冰期。科学研究表明,在暖气候背景下确实有可能导致温盐环流减弱,进而可能造成全球性或区域性的冷事件的发生,但从目前的观测事实来看,海洋温盐环流至少在未来100年内关闭的可能性是几乎不存在的。(记者 李健亚)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