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绿化"的诺贝尔和平奖带来了什么?
Eedu.org.cn 作者:梁江涛    资讯来源:中国宁波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0-14
 

  10月12日当地时间上午11时(北京时间下午17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东方网10月12日综合报道)

  以往的诺贝尔和平奖绝大多数都落到了那些在解决地区争端中不懈努力、出手不凡的斡旋者与政治活动家囊中,而如今诺贝尔和平奖呈现的“绿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它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全球高度关注环保与绿色浪潮席卷而来的讯息,更多的是环保这个涉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大话题正在走向国际化、政治化和公众化,成为人类共同关心与致力的最大议题和焦点。

  诺贝尔和平奖的“绿化”早就没有什么悬念了。就在昨天这一奖项还被碗底罩着之时,就有圈内人士分析,戈尔与加拿大女环保主义者瓦特-克劳蒂尔,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有希望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结果是三分之二的准确率,猜测得如此之精准的依据正是今年来的一系列事件使环保和气候变化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在仍然动荡不安的地球村,环保与和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结合得如此密不可分;如此合而为一;如此舍一不可;如此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不得不佩服59岁的戈尔是个头脑绝顶聪明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从副总统的位子上退下来之后选择做一个坚定的环保主义者,一脚就跨上这只向着朝阳,驶向光明的“绿色大船”,而且扬帆起航,坚持不渝。在白宫任职期间,他就积极推动克林顿签署《京都议定书》。那么,到底是戈尔的个人爱好与锲而不舍决定了他今天的殊荣,还是他所处的这个时代赋予了他恰逢其时的机遇?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呢?

  我们应该更多的看到戈尔的不懈追求与他的勤奋努力。他周游列国宣传环保观念,其影响力波及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公益事业等各个领域。戈尔的“环保大手笔”是投资拍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在影片中,他以地球村普通公民的身份向人们展示全球变暖的危害:长此以往,冰川将融化,洪水将泛滥,人类的家园将遭遇毁灭性破坏。影片获得高票房和好评,令他名利双收。如果说当初的正确选择是一次机遇,那么,选择之后的策略与运作就该是一次次煞费苦心的经营了,这其中好像没有多少捷径可走,看不到什么做秀的痕迹。

  不过,也要看到,戈尔的成功不全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过去我们把“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未来的战争就是争夺水资源的战争”等作为宣传口号来广而告之,没有想到如此情景这么快就来到了眼前。气候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不仅带来灾难,还引发动乱甚至恐怖主义,这在当今世界已成不争的事实。如非洲的撒哈拉地区、苏丹达尔富尔,都是由于缺水和缺少耕地,引发战乱和人道主义灾难。诺贝尔委员会给诺贝尔和平奖“染上”重重的“绿色”,见证了全球视野下的环保问题正被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与有识之士审视着并激励人们共同破解。  

  人类进入新世纪之后,诺贝尔奖开始颁给环保主义者。以全球变暖为代表的生态灾难已经取代战争成为人类最大的威胁,战乱威胁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全球变暖影响的是全世界和全人类。拯救环境的人,正是给全人类带来和平的人。在我国,绿色政绩观正在取代传统政绩观,体现科学发展的全新理念。期待着通过诺贝尔和平奖的“绿化”,激发包括我国各级政府官员在内的国际政界人士、致力于环保的社会活动家们为提升全人类的环境意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为在发展中重视与改善环境作出更多更好的表率。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