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万人气候大会下的环境共同体
Eedu.org.cn 作者:凡布衣    资讯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6
 
人类结成了很多“共同体”,但有一个是真正共同拥有的,那就是环境共同体。12月3日,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开幕。这次大会时间很长、人数很多,190个国家的上万名代表与会,14日才闭幕。
 
如今,全球变暖是最热的话题。人类如果跑不过气候变暖的速度,跑不过冰山融化的速度,跑不过海水上升的速度,前景是悲惨的。在全球变暖的“统率”下,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冲击地球,产生了大量环境难民、生态难民。据联合国统计,上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已有20多万人死亡,财产损失上千亿美元。在我国,近43年来沿海年平均海温大约上升0.7℃,近30年来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9厘米,上升最快的天津沿岸竟达到20厘米。
 
气候环境学里有个著名的“一度效应”:气温每上升一度,就会给全球经济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评估报告指出,人类若不重视环保,到本世纪末估计平均气温最多将上升6.3℃。而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平均气温上升4℃,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北极海冰将减少35%。本世纪中期,全球变暖很可能将导致2亿多人成为环境难民。一个“暖”字,其实已危及国家安全。
 
人的日子不好过,生物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他的名作《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提到:帝企鹅在过去50年中减少70%,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变暖;帝企鹅本来以冷为家,哪里想到人类把地球弄得热乎乎。
 
今年10月,戈尔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小组(IPCC)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理由是“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心与贡献”,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关心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戈尔在《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有一句话很有分量:“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仍有平衡民众尊严与政府威权之间关系的潜力与空间。”美国最高法院曾以5票比4票裁定,联邦政府在制定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和车辆产生其他温室气体标准方面责无旁贷。这个涉“暖”裁定表明,遏制全球变暖,公众与司法都应该发挥作用。
 
环境共同体里的人类,各有各的利益诉求。这次巴厘岛会议最烫手的,是“谁该做得更多”。减排等责任的分配,唯一的路径就是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妥协。人类的智慧,不应止于空谈或争吵。“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是一个很好的原则,未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框架设计,都应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所确定的这一原则。
 
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看到西方恰好钻了我们“发展”的空子,把废气排放“出口”到中国。英国新经济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报告认为,西方国家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其实就是变相地把废气排放转移、转嫁到中国;同样,美国研究人员也曾指出,14%的中国废气是由生产出口到美国的货品造成的。从“世界加工厂”变为“世界办公室”,是我们的严峻任务,要求我们切实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让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都能真正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
 
我国发展与环保的平衡点远未到来。处在环境共同体中的我们,也需要绘出一条自己的“路线图”。挑担子,往前走,不要怕,问题一定有,但也一定能解决。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