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给水出路 人才有出路
Eedu.org.cn 作者:王慧敏    资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12-10
 

  提起今年的汛情,估计许多人至今仍会心有余悸:按照常规,我国的主汛期应在“七下八上(七月下旬八月上旬)”。然而今年,刚至6月,南方各省便电闪雷鸣,天似乎漏了底,一场接一场的暴雨让河流恣肆、汪洋一片。淮河流域,也发生了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近日召开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发人深省:今年汛期,全国重要堤防无一决口,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无一垮坝。全国因洪灾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洪涝灾害经济损失较常年同期减少两成……

  在汛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何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除了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巩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之外,这难能可贵的汛期“减灾”,与我国治水思路的突破不无关系。水利部部长陈雷总结的经验很能说明问题: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防总提出了“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注重科学防控,注重规范人类活动,给洪水以出路,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也要防止人类对水和自然的侵害……

  “给洪水以出路”,“防止人类对水和自然的侵害”。这的确是我国治水方略的重大进步。

  “人定胜天”这样的口号,相信大家不会陌生。相当长一段时间,这样的口号被奉为治水的圭臬。在“人定胜天”这种思路下,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情况呢?只顾眼前忽视了长远,只顾上游忽视了下游,只顾人类的创造活动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来我们想“兴水为利”,可偏偏“举水为害”,得到的是自然的频频报复:有些地方,年年防洪,年年大规模投入,却年年洪水肆虐,年年群众如候鸟般迁徙;在西部一些地方,尽管年年在垦荒,结果是“绿洲搬家”,虽然上游新造了绿洲,下游却因江河断流造成耕地大片荒芜。也就是说,我们忙活了半天,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说到底是忽视了自然规律。

  其实翻翻中国治水史册,凡“兴水为利”者,大多是遵循了自然规律、走人与自然和谐之路:大禹改鲧的“壅堵”为“疏导”是如此;李冰父子治蜀也是如此――都江堰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也正是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结果。

  而这些思路的原则正是“乘势利导、因时制宜”。也就是说,力求遵循自然规律。今年抗洪的胜利,再次向我们验证了这一规律。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在不断提高的。而这些提高“是站在前人的肩上”。这一点,陈雷说得很客观:治水思路的突破,是在总结多年防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正是有一代代水利人的经验和教训,才有了治水方略的进步。而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大背景下,治水思路的这种可贵觉醒与进步,不也正是行进在科学发展之路上的中国的一个缩影吗?

  按照这一方略走下去,相信我们的江河湖海,将有更加安澜的明天!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