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塑料袋小环保事大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16
 

本组文章除暑名外由 本报记者 张俊 采写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要求于今年6月1日起,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同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袋。
  因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此《通知》一出即在各新闻媒体占据头版、头条的位置,有人叫好,有人无所谓,有人反对……不管大家的态度是什么,在国家的要求下,它即将实施并成为大家都必须接受和遵守的规范。相信随着这一措施的出台,全国减少塑料袋使用(以下简称为“减塑”)的效果会非常显著。
  在这一政策出台的背后,有很多组织和个人的努力与尝试,不该被我们忽略和忘却。我们再一次相信,所有的进步与改变都会因为你我的努力而发生。以下是记者近期亲历与采访的两例与减少塑料袋有关的事件,我们从中也能看到在推动“减塑”过程中的困难、矛盾和冲突,以及一些人所做的工作与努力……
  校园听证会含糊收场
  李恺:“很不爽,很无奈”
  李恺是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与管理专业大三的学生,同时也是环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为“青志协”)的会长。2007年12月在校内召开“在人大超市中实行塑料袋收费制度听证会”是青志协策划了好几个月的事情。李恺说:“开始也想到会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的反对、指责和争议。”
  青志协从2007年9月中旬开始做“听证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打算先看看大家的态度。从青志协沟通和了解的情况来看,学校行政部门觉得是件好事,但也有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太现实”;校内超市为塑料袋开支头疼,但解决起来比较困难,表示“愿意参加讨论”;学生的态度却出乎意料,在青志协发放的1000份问卷中,不同意塑料袋收费的占了59.54%。
  本以为多数人都能接受的塑料袋收费,却被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所反对,虽出乎意料,但也并非没有道理。有学生说,校内某超市是连锁店,但校园店的东西卖得比校外店还贵,为什么还要借塑料袋收费来提价?还有学生说,学生本来就没有收入,却要先于社会实行塑料袋收费不合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说,环境成本不该由学生埋单……甚至还有学生质疑组织者的动机,认为是“为了写简历折腾一把”。
  “听证会”还没开,人大校园和人大BBS上已经颇不平静,各种说法都有,反对的声音占了主流。这时候,学校后勤部门和超市出席“听证会”的一个重要原因,已经成了“风口浪尖上时必须参加,要站出来解释”了。
  2007年12月6日,“听证会”如期召开。参会的包括校内几家超市的负责人、校资产与后勤管理工作处的领导、学生和部分环保NGO代表、曾实行过塑料袋收费制度的学校的负责人等。
  在“听证会”上,青志协代表介绍了北京市塑料袋的消耗情况和已实行收费超市的减塑效果,又公布了他们设计的几种塑料袋收费办法,如从第二个塑料袋开始收费、发放免费布袋或纸袋、不使用塑料袋的顾客优先结账等。几家超市负责人表示,“塑料袋收费不现实,问题很多,不过非常支持开展无塑日等活动”。由于反对的声音太多,原本安排的学生代表发言时间由5分钟变成了1个小时。
  经过3个多小时讨论,最终未能确定今后是否推行塑料袋收费制度、何时推行以及如何收费、收回资金如何使用等。李恺说:“结束得太含糊了。当时我希望能试行一天无塑日,后来发现学校领导先退场了,商贸中心主任说还需策划和认真考虑。”
  文衡凤是人大89级学生,目前是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听证会后,文衡凤说了一句“恨铁不成钢”。因为,她没有想到在自己的母校会听到这么多反对的声音;因为,她希望自己校友的社会责任感能更强一些。
  策划了几个月的活动最终“含糊”收场,李恺说:“很不爽,很无奈。”
  记者感言:
  其实,并不是大学生的素质比普通公众低,而是他们更“较真”,他们质疑得更多的是:消费者增加了支出,减少污染的成果大家共享,但这部分收来的钱应该归谁又该如何使用?《通知》正式施行后,这一问题也会存在。有人建议,这部分钱应用于环保,这是个好点子,希望能被采纳。
  一个日本人的努力
  池田武:“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冷漠。无所谓,我们做我们该做的。”
  个子瘦高的池田武中文说得很流利,对中国国情也很了解,不听名字已经不大看得出他来自日本。2003年来到中国的他,近年来一直做着与环保有关的事情,从一名志愿者到环保NGO的项目负责人。
  2007年11月28日,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为“地球村”)、自然之友等环保NGO在宜家北京店进行了推广“减塑日”活动,池田武负责志愿者的组织。志愿者大多是大学生,也有不少白领专门请假过来做志愿者。
  在将十余名志愿者聚集到一起后,池田武从随身的包里拿出了一个白色塑料袋,说:“这是我用了一年多的塑料袋。我们不拒绝塑料袋,但是要好好重复使用。”一名大学生志愿者也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他俩会心一笑:“你也有!”
  池田武说:“塑料袋收费,不是要你买,而是希望大家能少用。”在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减塑”相关知识介绍后,池田武说:“很多人会对你说‘没有时间’,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冷漠。无所谓,我们做我们该做的。”
  宜家的门口已布置了“减塑”的宣传画。虽然活动组织者已提前跟宜家沟通过,但双方还是为能否在入口处附近设置展台发生了争执,最终将展台撤换到一楼自动扶梯后面。
  地球村主任廖晓义对志愿者做动员时说:“我们用微弱的声音发生呼吁,但只要很多人聚在一起,就能改变一切。我们这些地球公民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宣传、调查以及做政策建议。”志愿者和为数不多的顾客抱以热烈掌声。
  志愿者分成3队,一队在一楼扶梯旁,一队在店内餐厅里,还有一队在收银台附近,做“减塑”宣传,发放资料。有不少顾客问,是不是以后就不让用塑料袋了?不用塑料袋是要用布袋、纸袋来代替吗?
  因为宜家已于2006年开始实行塑料袋收费,在收银台前,大多数顾客都仅购买一个符合自己要求的塑料袋,还有人自己带来了购物袋,没有顾客对塑料袋收费提出异议。
  池田武和他的英国朋友抱着吉他,在宜家三楼餐厅弹唱着环保歌曲,周围是正在用餐的顾客。
  记者感言:
  中国有句古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外国人尚且为中国“减塑”鼓与呼,咱们就更该把自己“减塑”的“小事”做好了。
  收费的目的是“减塑”,“减塑”的目的是有朝一日要禁止塑料袋吗?塑料袋的最佳替代用品是什么?有专业人士指出,纸袋和布袋在原材料和生产环节也不环保。环保不是“拆东墙补西墙”,塑料袋一段时期内还得用,我们该做的就是:能少用则少用。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