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陈雷:科学应对气候变化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
Eedu.org.cn 作者:陶丽琴  …    资讯来源:中国水利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
 

  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探求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策,解决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缺水等困扰,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话题。我国独特的地理特性和水资源特点决定了气候变化对水利工作影响巨大。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研究,水利部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近日,本刊记者就水利工作如何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专题采访了水利部部长陈雷。

  中国水利: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威胁,积极而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挑战,也是必然选择。水资源是重要的生态与环境控制性要素,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从目前情况来看,近年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陈  雷: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有效遏制气候变暖的趋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全球面对的共同课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水资源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所作的四次评价报告均表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温度变化,二是降水变化,三是海平面变化,四是蒸散发变化。这些变化都与水资源直接相关。如降水的变化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导致洪涝灾害更加频发;气温、降水和蒸散发的改变影响了干旱的区域范围和程度;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线淹没,对河口地区造成较大影响等。


  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配置格局还不协调,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加剧了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复杂性。


  一是气候变化引起了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变化。近50年特别是1980年以来我国各大江河的实测径流量多呈下降趋势,其中,海河流域1980年以后减少了4~7成,河流普遍断流;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径流量显著减少,水资源不足非常突出;黄河、长江流域上游河源地区的径流量也有减少的趋势。据分析,未来50~100年,全国多年平均径流量北方地区将会进一步减少,水资源分布会更加不均。西北高寒山区冰川萎缩,导致主要依靠冰川补给的河流年径流不断减少,对生态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二是气候变化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等连续10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或以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干旱区从黄淮海地区继续向西北、西南、东北方向扩展,黄河中上游的陕甘宁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以及辽河流域的平均年降水量也偏少5%~10%甚至更多。干旱缺水影响呈扩大、加重趋势,部分地区大旱程度之烈、持续之久历史罕见,不但给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困难,而且对居民用水、工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三是气候变化导致了我国洪涝灾害更加频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了1991年江淮大水,1996年海河南系大水,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闽江大水,2003年淮河、渭河和汉江大水,2005年淮河和汉江大水,2007年淮河又发生了流域性大洪水。虽然我国基本建成了较为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防洪能力进一步提高,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地方已经淹不得、淹不起。统计表明,1990—2005年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达1100多亿元。近几年,许多地区还频繁遭受热带风暴潮的袭击,一些地区滑坡、泥石流等山洪灾害频发,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2007年重庆、南京、济南等大城市还发生了局地强暴雨灾害。这些情况表明,随着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极端天气灾害事件突发多发频发,防洪安全不容乐观。


  四是气候变化加重了对我国水生态和水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对水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湿地减少和海平面上升等沿河沿海生态系统的改变上,同时加重了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干旱荒漠化程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由于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北方许多河流断流现象严重,一些湖泊萎缩消失,水库蓄水减少,湿地功能下降,河道水体污染加剧。沿海由于海平面上升引起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土壤盐渍化、河口海水倒灌等问题。


  所有这些都表明,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日益彰显,并有不断加重的趋势,对水利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挑战,水利发展与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中国水利: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应对气候变化已上升到国家安全以及国际安全的层面。围绕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水利部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陈  雷:我国对气候变化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气候变化问题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并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国务院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机构,并根据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水资源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重点领域,水利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中之重。我国政府于2007年6月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把水资源列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近年来,我们及时调整治水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与自然和谐,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加快水利建设步伐,初步建成防汛抗旱减灾综合体系和水资源配置调度体系,提升了水利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相协调。但要看到,我国防汛抗旱减灾综合体系还不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资源利用方式比较粗放。加强水利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要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中央水利工作方针,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着力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不断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切实加强水土保持和水生态系统修复,努力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的目标是:


  ——在水资源保障方面,“十一五”新增年供水能力300亿m3,新增城市供水能力160亿m3,基本解决农村1.6亿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市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基本保障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用水。到2020年,建立起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城乡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抗旱能力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用水得到可靠保证。


  ——在防洪减灾方面,“十一五”期间大江大河重点防洪保护区基本达到规划规定的防洪标准。到2020年,基本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大江大河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主要防洪保护区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遇超标准洪水时,能够保证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区的防洪安全;基本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山洪灾害人员伤亡大幅度减少。


  ——在节约用水方面,“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1000万hm2(1.5亿亩),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120m3以下,比2005年降低约3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提高到70%。到2020年,全国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稳步提高,新建项目节水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


  ——在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方面,“十一五”期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万km2,实施生态修复面积30万km2。主要江河湖库二级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55%左右。部分生态脆弱或生态严重破坏的河流得到初步治理,湿地面积得到合理恢复,地下水超采趋势减缓。至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步伐继续加快,生态修复成果得到持续巩固。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有效遏制地下水超采的趋势,生态脆弱或生态严重破坏的河流得到有效治理。


  实现上述目标,需要我们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科学的理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得力的措施,牢牢把握以下战略重点:


  一是加快转变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从向大自然过度索取转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从以需定供转变为以供定需,从粗放开发、低效利用转变为集约开发、高效利用。在水资源紧缺地区,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要与两个承载能力相适应,严格限制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洪水威胁严重的地区,城镇发展和产业布局必须符合防洪规划的要求,严禁盲目围垦、设障、侵占河滩及行洪通道,科学建设、合理运用分蓄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在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地区,要实行更加严格的污染总量限排标准,提高污染物排放标准,增加实施总量控制的污染物种类,在实现增产的同时较大幅度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要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方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严禁不符合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二是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洪体系建设,加快主要江河堤防达标建设,用三年时间完成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动长江、黄河、淮河等河道治理,加强蓄滞洪区优化调整和安全建设,着力提高防洪能力。加快南水北调东、中线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步伐,加快西线工程前期工作,逐步形成“三纵四横”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适时开工建设一批综合利用水库工程,因地制宜加快修建各种蓄水、引水、提水工程。立足于预防特大干旱和水污染,从战略的高度,做好供水安全储备工作,大中城市应根据条件考虑特枯年或连续干旱年的应急水源建设。加快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农村高氟、高砷、苦咸、污染及微生物病害等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饮水问题,以及局部地区的严重缺水问题。


  三是加快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抓紧建立健全以水权分配为基础、以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为核心、以水价调节为杠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保障的节水防污型社会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受水区等重点区域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建设100个国家级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试点,推动全国节水防污型社会创建工作。大力发展节水、高效的现代灌溉农业和现代旱作农业,加大灌区节水改造力度,推广先进、适宜的先进节水增效技术。加强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降低用水定额,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废水处理与回用能力。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改造、全面推广节水器具,狠抓城市生活节水。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替代淡水资源。建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强入河排污口和省界断面水质监测,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制定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受水区地下水压采政策,加强地下水资源保护。


  四是加快完善水利规划与政策法规体系。抓紧完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建立健全流域规划与区域规划相结合、综合规划与专业规划相统一、水利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其他行业规划相衔接,功能齐全、覆盖全面、层级配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的水利规划体系,强化水利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全面贯彻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等水法律法规,落实好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取水许可制度、水资源论证制度、防洪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功能区管理制度。尽快制定地下水管理条例、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水资源论证条例、抗旱条例等法规,加快构筑有利于水资源节约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


  五是加快推动制度创新与机制建设。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明确不同河道、河段、岸线、水域的功能定位,制定流域开发治理和保护的控制性指标,加强河湖管理。推进主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明晰初始水权,规范用水交易行为,逐步建立国家水权制度。加强以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为核心的用水管理,认真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资源配置、节约保护政策,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建立符合节水型社会要求的水资源节约和保护制度,建立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激励机制,鼓励节水产业发展。落实以水功能区管理为基础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建立入河排污总量控制和重大水污染事件应急管理制度,完善重大水污染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六是加快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加快行政区界水文站网和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加强暴雨洪水预测、预报和预警设施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提高水资源监测、监控和管理能力,提高防汛抗旱的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动员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快完成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全面推进国家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其他水利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提高水利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推进水利现代化。


  通过一系列措施,努力使我国的水资源配置、节约和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应对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安全保障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尽管任务十分艰巨,但我们充满信心。

  中国水利:气候变化对水利工作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和支撑。2007年,科技部、水利部等14个部委联合编制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水利部门开展的研究情况如何?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研究?


  陈  雷:科学技术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基础和根本手段之一。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14个部委组织编制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是统筹协调和指导我国2007—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专项行动》对“十一五”期间提出了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如明确要求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要取得重要进展,开展地方和行业减缓气候变化的试点示范;明确要求在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海岸带、林业、生物多样性、荒漠化及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要取得重要成果,在典型脆弱区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的试点示范等等。


  《专项行动》明确了四个方面的重点研究任务:一是气候变化本身的科学问题,二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开发,三是人类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和措施,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与政策。这四方面的重点任务都与水资源问题紧密相关,都是水利工作必须关注、重视的内容,特别是诸如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敏感脆弱区及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气候变化对于重大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对水利部门来讲都是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水利部成立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就是要尽快开展和加强相关基础科学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水利总体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尽管全球气候、气象、水文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对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做了大量研究,但这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不断深入。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要尽快建立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评估模型。在现有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区域影响评估的特点和需求,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影响评估工具和综合评估模型,研究模型在无资料地区的应用,降低模型的不确定性。


  二要加强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的形成机理研究。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发生频率、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和中国区域能量和水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的关系以及中国沿海海平面的变化规律。


  三要在未来全国水资源情势及在全国水资源评价规划中加强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考虑。结合未来气候变化的情势评估来研究和预测对水资源的影响,并将此纳入到即将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水资源评价中。


  四要重视气候变化对重大工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对中国重大水利工程设计、建设、调度运行管理以及工程建筑材料耐久性和材料结构稳定性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气候变化对三峡、小浪底、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调度运行的影响,研究海平面上升对我国海岸防护工程及海岸防护体系的影响,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及应对措施。


  五要建立气候变化影响敏感脆弱区的风险管理体系。我国是一个生态环境较为敏感脆弱的国家,要评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极端水文事件、水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影响评估划分中国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评估气候变化对各类敏感脆弱区影响的风险水平,研究建立中国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风险管理体系。


  六要重视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与灾害影响的适应技术和措施研究。通过研究建立相应的预测预警和适应技术、对策与响应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总之,我们要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通过加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研究,把握未来水旱灾害的趋势及发生水旱灾害的可能形态,推动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这需要水利科技工作者和其他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一道加倍努力,共同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水利》杂志记者 邓淑珍  陶丽琴  李建章)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