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中国三任气象局长建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监测为当务之急
Eedu.org.cn 作者:顾瑞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15
 
南方冰雪尚未完全消融,全国上下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指挥下全力开展恢复灾区建设。前后三任气象局长2月14日在全国政协举行的“防治气象灾害座谈会”上,就如何防治气象灾害积极建言献策。
 
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开门见山:这次极端气象灾害属50年一遇,部分地区为百年一遇。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这次大范围持续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的根本原因。
 
“我们应对和防御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象灾害方面仍有许多难点和薄弱环节。”郑国光列举说,如现有气象灾害综合监测探测范围、精度、时空分辨率等方面尚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对灾害性天气的持续性和强度估计不足,对交通、电力等行业造成影响程度的预评估不够;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享亟待加强,特别是预警信息发布后的社会联动、部门协调配合和有效应对防范还不够;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教育工作薄弱,公众缺乏灾害防御的意识和科学知识。
 
就避免与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原局长秦大河建议: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监测、预测、预警和影响评估研究和业务系统建设,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二、加快建设更加快速有效的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加强预警信息传播,提升气象灾害应急响应能力,完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造成灾害的应对和应急预案,明确和细化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形成功能先进、结构合理、综合立体的气象灾害防御系统。三、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加强规划,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对重要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影响。四、鉴于未来各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有增多的趋势,影响越来越大,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形成应充分考虑气象灾害尤其是极端气象灾害危险性,加强气象灾害防御。
 
农业、交通、铁路、电力和建设等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就加强防灾法规建设、完善防灾标准、强化防灾监测、健全防灾联动响应机制等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象局原局长温克刚主持会议时表示,与会代表对防治气象灾害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将认真总结,尽快形成报告向党中央、国务院汇报,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以切实提高我国防治气象灾害的能力。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