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拉尼娜:今年还会继续“淘气”吗?
Eedu.org.cn 作者:黄橙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7
    刚刚过去的雪灾让人心有余悸。气象专家称,拉尼娜是引发这次雪灾的部分原因。

  这使得拉尼娜这个念上去有些拗口的音译词开始频繁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小女孩”的意思,也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除了中国南部以外,太平洋周边的很多国家在这个“拉尼娜年”都吃够了这个“小女孩”的苦头。

  今年,拉尼娜还会继续那么淘气吗?

  ———四处发威———“小女孩”在全世界“捣乱”

  今年1月10日至2月初,我国南方经历了历史上少见的大范围、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和冰冻灾害,让我们对这个“小女孩”有了新的认识。其实,除了对我国影响之外,在全世界各地都能见到她的身影。

  今年中东地区从1月开始,多个国家迎来了历史上罕见的严寒天气。伊拉克首都巴格达1月11日迎来了100年来的第一场雪。沙特阿拉伯部分地区也遭暴风雪袭击,气温降到零摄氏度以下,达20年来最低温。1月底,中东出现降雪,而中东地区大多属于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冬季一般气候温暖,这样大规模的降雪实属罕见。

  美国从去年年底开始频繁遭受龙卷风、暴风雪和冻雨袭击,引发的雪灾和洪水导致多条高速公路封闭、飞机航班延误或取消。

  澳大利亚西南部濒临印度洋的城市珀斯遭遇强降雨,2月7日夜晚记录降水23毫米,仅当晚的降水量就已相当于当地每年2月平均降水量的两倍。

  ———影响预测———今年高温天气可能偏多

  这次“不寻常”的拉尼娜在春夏还会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副所长武炳义研究员介绍:“如果其他气候因素不出现异常,我预计它的影响今年春天便会减弱,夏初拉尼娜事件可能结束。与降水偏多比起来,干旱发生的概率较高,高温天气可能偏多。对我国来说,拉尼娜主要是影响夏季北纬30度以南的副热带和热带地区,而对欧洲的影响明显偏弱。”

  从历史研究来看,拉尼娜现象影响最为显著的是热带地区,对于中国的影响比较间接。但每一次拉尼娜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这一次影响中国南方的低温雨雪天气的成因不仅仅只是拉尼娜现象所导致,还与中国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从已有监测和资料来看,拉尼娜现象对于我国北方的影响在秋冬季最显著,对夏季影响不确定性很大,且拉尼娜现象存在春季障碍的问题,其预报在春季期间更困难。因其变化非常大,尤其是拉尼娜现象对我国中高纬度的影响属间接影响,在夏季影响的不确定性更大。正由于拉尼娜现象在春季对于气候的影响不确定性非常强,同时亚太地区在春季会有季风环流的变化。因此,目前还很难判断在2008年下半年对于我国和全球的影响。

  下半年才能送走拉尼娜

  早在去年9月,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就预测称,由于拉尼娜现象渐强,世界各地将遭遇一系列极端天气。最近,WMO又发布新报告说,在今年上半年,趋强的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影响全球天气,给西太平洋地区和澳大利亚带来雨水,给南北美洲带来干旱天气。

  WMO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的拉尼娜现象在历史上属于中等强度,但最近几个月来洋面温度的细微下降将会让拉尼娜现象变得更为强大。”去年10月,WMO曾预测拉尼娜现象只持续到今年3月,不过这次最新的预测将拉尼娜现象的持续时间延长了。

  据预测,这次的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到今年年中甚至更长时间。到今年下半年,全球天气将趋于正常,送走拉尼娜,短时期内也不会再“迎来”厄尔尼诺。

  ———全球应对———加大气候预测的科学投入

  这轮拉尼娜现象搅乱了全球天气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改善季节性气候预测、加强应急措施的呼吁之声。

  WMO已于2月6日决定,将在明年举行的世界气象大会上呼吁加强季节性天气预报,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发表声明说:“全球对加强季节性气候预测的科学投入太少。”他说,该组织明年举行的全球会议将着重讨论这个议题,研究未来10年内需要哪种类型的科学,能够提供这种类型的季节性气候预测,从而挽救人们的生命,减少损失。

  联合国救灾机构“国际减灾战略”认为,最近发生的极端天气凸显加强预报和应急机制的重要性。该机构主任布里塞尼奥说,极端天气可能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而加强预防机制成本低廉,两相比较,如何选择显而易见。

  ■新闻缘起

  从24日晚间开始,江苏苏北、沿江地区出现降雪。目前,大范围降雪仍在持续。江苏省气象台预计,25日晚间开始,江苏江淮之间北部、淮北地区仍有小到中雪,局部大雪。

  全球各地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连续遭遇极端天气。专家认为,异常天气全球频发的“幕后黑手”是拉尼娜现象,自去年秋天生成以来影响渐强。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发表新闻公报说,今年上半年,拉尼娜现象将持续影响全球天气,改善季节性气候预测、加强应急措施迫在眉睫。

  ■专家连线

  记者:您认为,今年的拉尼娜与往年相比有什么不同?

  武炳义(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候系统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拉尼娜现象和厄尔尼诺现象是ENSO循环的不同阶段,可以说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气候系统中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拉尼娜现象可以影响从北极圈附近以南到南纬50度以北的广大地带,波及我国、澳大利亚、南北美洲,对热带地区的影响强于中纬度地区。

  一般的拉尼娜年,会出现较强的冬季风,造成我国北部和东部冬季平均气温偏低,长江以北地区降水偏多。虽然美国的气象学家觉得这次拉尼娜现象与1999年到2000年的那次很相似,但是中国的科学家认为,由于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表层温度低出气候平均值达到2摄氏度,可以说这是一次中等偏强的拉尼娜,而且发展非常快。

  记者:很多气象专家认为,拉尼娜是造成今年雪灾的部分原因,您是怎么认为的?

  武炳义:我认为拉尼娜对这次南方雪灾主要是间接影响。欧亚大陆交界处的阻塞环流,异常强的副热带高压以及孟加拉湾以北的南支槽过强才是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主要原因。

  记者:预测拉尼娜的发展趋势和造成的影响存在什么难点?

  武炳义: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卫星观测到海水水温,还可以利用大气环流模式以及海洋环流模式进行模拟预测,对于拉尼娜的动态预测已经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它的活动造成的影响却依然是难题。因为气候系统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不仅涉及到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多个圈层相互作用,还要考虑大气的化学成分、局地大气环流异常等。

  记者:从气象学的角度,您对我国应对拉尼娜可能造成的影响有什么建议吗?

  武炳义:我认为应该特别重视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报,尤其是要提高预报的准确率。按照目前的预测水平,10天以内的天气预报还基本可信,有一些参考意义,但是时间越长,累计误差也越多,可信度越低。双周(14天)以上的天气预报目前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大难题,因为这样的预测按现有的理论来看是混沌状态,可是现实又需要我们尽可能地延长预报的时间,提高准确率,因此理论和预测方法的突破应当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