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限塑令”代价不能仅由民众承担
Eedu.org.cn 作者:毕舸    资讯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2-27
 

  随着“限塑令”大限将至,河南遂平华强,一个年产值22亿元、已连续11年居本行业全国之首的塑料袋生产企业,突然停产结算,并整体转让,2万多员工被迫离开公司。

  “限塑令”必然会推动塑料袋制造生产行业集体洗牌,我们也许需要回首反思:这样的塑料袋企业数量究竟还有多少?“限塑令”是否会引发更广泛的生存危机而导致一个行业的消亡?员工是否会因此成为失业一族?

  2万多缺乏技能的企业员工是无辜的,他们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夕丢掉了工作多年的饭碗,以往积累的、符合法规所定的权益保障,以及未来的工作前景统统消失。这些“松散的土豆”如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在目前劳动仲裁及法律诉讼成本高昂的形势下不容乐观,而以后的命运之路如何维系,更充满了未知数。

  产业升级的刚性政策下,拥有雄厚经济资本的企业往往有足够能力与之博弈,即使政策不以其意志为转移,企业也能挟资本游走四方,进行战略梯度转移。而民众则无力去对政策进行民意抉择。“限塑令”出台虽然有环保宗旨,但相关政策中,是否有对民众权益保障的充分考虑,是否顾及一个庞大就业群体的善后安排,都显得至关重要。

  笔者建议,政府应当适时出台有针对性的后续政策,对一些规模较大的塑料袋生产企业提供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帮助其完成技术与产品的转型。同时,对某些借关闭之名趁机甩包袱的企业予以监管,督促其履行对员工应尽义务,通过法律援助等手段帮助员工合法维权。

  □毕舸(广东 媒体从业者)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