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环保“颜色革命”要了污染企业的命
Eedu.org.cn 作者:梁江涛    资讯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3-26
 

  造成大的污染事故,黑色;限期治理没完成,黑色……离环保局发布今年的企业环保等级还有三个月,江阴600家企业老总异常紧张:倘若上了“红黑榜”,就别想从银行拿贷款!自在全国率先启动绿色信贷以来,江阴各银行两年累计向污染企业拒发贷款10亿元,回收贷款2亿元。(3月22日新华日报)

  江阴市运用经济手段,倒逼企业重视环境治理,无疑是推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创新之举。而且走在了全国的前头,早在2002年,江阴市就将企业环保等级分成“绿、蓝、黄、红、黑”五级。通过环保局部门联手银行,以企业的环保等级为依据,决定贷款发放的“宽松紧严”。这一全新举措,比全国范围内推行“绿色信贷”早了两年,值得褒扬。

  在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的新形势下,就是要给不守规矩的排污企业点“颜色”瞧瞧!这不,污染企业尝到了上“黑名单”的苦头,纷纷通过整改升级为“蓝色”。有一家造纸企业为摘掉“黑帽子”,连跳四级,进入了光荣的“绿企行列”,重新获得贷款资格。 环保领域里的“颜色革命”要了污染企业的命,好得很!

  不过,在“给颜色”的过程中,银行在末端,环保部门在前沿,“给颜色”能否激励企业加大投入治理污染,实现零排放;能否将治污成本内部化,在改善环境质量方面起到长效作用,关键在于环保监管部门的现场监管。笔者建议,缩短改变“颜色”的周期,应将每年评定一次等级逐步改为每个季度直至每个月一次,这就需要环保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增加检查频次。同时将监督权交给公众,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颜色”,实行“有奖举报”,防止偷排污“骗颜色”的侥幸行为,给其他舍得下本钱治污的企业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一如既往地将银行信贷向“绿色企业”倾斜。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