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帮助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抓住历史机遇积极转变职能
Eedu.org.cn 作者:李清等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4
 

  编者按 4月2日,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国谊宾馆举行。环境保护部领导班子成员和来自浙江、青海、新疆等10省区环保局的相关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话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这些长年奋斗在一线的环保工作者们,对新时期的环保事业充满激情而又常怀忧患,紧紧围绕农村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统计,为环保系统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建言献策。他们的话语恳切真诚,不乏真知灼见。本报特摘登他们的发言,以期为各地环保工作提供借鉴。

  定位参与宏观决策服务经济大局
  找准方向加快环保体制改革

  广东省环保局长 李清
  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的中心是理顺关系、明确职能、争取必要职权,侧重点是在宏观层面找准自身定位。
  一要在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上发挥主导作用,在使用上争取主动,使其更好地为环境管理服务。
  二要争取对资源、生态进行保护和管理的权力,改善长期以来职能部门主管开发,环保部门主管保护的脱节现象,资源保护、生态建设是系统工程,还需系统管理。
  三要加快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个人认为,可以在监测体系上率先实行垂直管理的试点,加强环境监测对环境监管、领导责任制落实的重大支撑作用。
  四要切实加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提高全国环保系统工作水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监测、监察系统人员编制,加强软硬件建设,使监测、监察队伍能更好地为中央部署的环保任务服务。
  五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组织力量抓紧修订、争取出台新的《环境保护法》。一部科学、完备、与国际接轨、符合实际需要的环保基本法,是环保系统全面发挥职能、规范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逐步构建大环保格局
  陕西省环保局长 何发理
  在机遇面前需要战略眼光。我认为还是要以建立大部制、推进大环保的构想来思考环保机构改革。不能只着眼于具体业务和工作,要争取这次机会深入挖掘、向外拓展,形成大环保的轮廓和格局;在重点工作领域要有突破,进一步强化参与综合决策和监督执法的职能。
  为此,在当前和将来一段时间,我们的重点应放在外扩业务、内强职能上。在拓展工作领域方面,不赞成“从别人的锅里要饭”,急于要职能,急于责权利的完全统一。在监管多头、职能交叉的工作领域,以更加主动积极的态度参与协调,寻找环保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现有的薄弱环节、工作盲区,要争取有所建树,有所作为,正所谓有为才能有位。在强化现有职能方面,建议要深刻吸取过去职能、机构、人员设置方面的教训。宏观环境管理要有力,避免华而不实;微观管理上树立层次概念,避免过细过多,提高行政效率。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我建议要以环境监测、监督执法、环境经济政策、生态建设为开展工作的重点领域,同时加强环境应急、环境统计工作。

  提高监督执法机构地位
  四川省环保局副局长 隋川成
  机构是职能的载体,环保机构改革首先要明确职能。环境保护部职能转变的重点是,怎样在环境政策法规制定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监督执法上树立权威性。因此要争取4个方面的工作实现突破:一是制定环境经济政策;二是在明确环境保护部参与宏观决策、综合协调的职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与其他部门在职能上的交叉;三是理顺环保体制机制,使环保机构设置、人员配备、队伍建设符合环保新任务的要求;四是要争取在环保专项资金的管理、分配上拥有发言权、决定权。
  我建议要提高环境监督执法机构的地位,全面加强其能力建设;在环境保护职能划分上,可以采取按照环境要素管理划分和按照职能对象划分两种方式,既有利于当前工作的开展,也为将来整合环保工作创造条件。具体地讲,我建议在环境保护部内单设农村环境保护部门,全面加强农村污染整治;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地位,切实发挥政府环境宣传、舆论导向作用;建立环境审计机构,管好用好环保资金;在资金、政策上对地方基层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提供更大支持。

  方向明确自身职能加强能力建设
  破解主要难题强化薄弱环节

  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局长 苏青
  环保机构改革要着眼于以下方面:
  第一,分析以往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利用改革机遇解决或是实现突破。一是自身职能不明确、与多部门职能交叉的老问题。这既不利于自己职责范围内工作的有效开展,也导致我们干了不少职责之外的工作,过多牵扯精力。二是现有的机构、人员、队伍素质与面临的环保任务严重不匹配。小马拉大车,干不好我们的中心工作。三是地方环保部门腰杆不硬、说话不够分量,工作机制不顺。
  第二,对照中央确定的环保部门职能,摸清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予以加强。一是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环境门槛有时形同虚设,极不利于环境监管工作;二是在利用环境经济政策发挥调节、导向、杠杆作用方面研究不够,显得很被动;三是环境监测能力严重不足,尚不能为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第三,环保部门要总结工作经验,根据各地实际,利用现有条件,形成丰富多样的环境监管“硬手段”。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执法体系
  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 杜少中
  环保部门要形成“强势”,还要靠我们自己苦练“内功”。
  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快标准建设,实现依法行政、规范工作,让我们的环保工作底气更足;要积极主动参与环境经济政策的制定,加大创新力度,切实用好用活环境经济政策,用财税、贸易、金融等综合手段,利用市场导向,实现我们对资源环境的有效管理;要建立钢铁一样硬的环境监督执法体系,这是全面开展污染防控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保障;加大对区域、政策、规划的环评工作,从宏观着手积极参与综合决策。
  有3个建议:一是规划财务工作要切实分开,规划工作应着眼于宏观,在参与宏观决策上有作为,财务工作则要从细处着手,切实做好环保资金的分配管理;二是加强各省区环境保护协作,争取形成协同治污的长效机制,有效解决区域环境问题;三是加强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职能划分要寻求共性尊重特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长 牛晓萍
  环保系统机构改革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在兴奋之余,更要从环保工作面临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研究我们的职能和机构。我相信,做好环保重点工作、努力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才能为下一步更深层次的改革创造有利条件。
  我有两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借此次机构改革,系统解决与其他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交付给我们的重点任务,如宏观决策、污染治理、监测监察等方面的职能要进一步强化,工作能力要进一步提高。踏实做好本职中心工作,积极促成环保事业大发展。
  二是全国环保系统职能划分要遵循寻求共性、尊重特性的原则。地方环保机构既要与环境保护部在重要职能上保持一致,也要根据各地区的环境特点、工作需要,一段时间内在中心工作上有所区别。做到既推动全国环保工作,又有效解决地方环境问题。

  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政策制定水平
  青海省环保局长 赵浩明
  环境问题的解决、环保工作水平的提高,不仅需要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和支持,也需要我们环保系统理顺体制机制、切实转变职能。就是要抓住机遇,苦练“内功”,对内做好参与综合决策、强化监督执法、加快环境建设三大工作。
  一要强化我们参与宏观决策的职能。这就要求我们要下大力气、下真功夫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加快制定修订环保标准、技术规范,提升环境经济政策制定的水平,这是我们得以参与宏观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二是构建科学、完备而强有力的监察、监测体系。要上下联动,环境保护部和地方都要设立相关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监察、监测的条例,使这两方面的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发挥实效。
  三是在环保系统内部明确职能的基础上,全面加强环境建设。环境保护部要率先在内部明确各局、司、办的职能,尽量避免交叉,同时也要界定各派驻机构的责权利。比如,要清晰界定现有几大督查中心的主要职能,切实发挥作用。多举黄牌,少举红牌,与地方环保机构密切协作,共同推进工作。特别是加大对地方上项目环评和“三同时”的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消除多年来“三同时”落实不力的沉疴。

  建议理顺机制体制不负历史使命
  理顺工作机制形成环保合力

  浙江省环保局长 戴备军
  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是环保系统理顺关系、明确职能、凝聚力量、形成环保合力的难得历史机遇。各级环保系统都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推进环保工作。
  对于这次机构改革,我认为:第一,在目前管理多头、职能交叉的若干重点工作领域,一定要明确权责、理顺职能。建议在部内单设机构以全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对外争取形成以环保部门牵头主导的农村污染防治、环境整治新格局。这既是中央对环境保护部的重托,也是完成环保目标任务、全面改善环境质量的需要。在水污染防治、生态建设领域,也可以采取同样的思路。
  第二,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力量,明确界定管理、监测、科研的职能与机构,加快重点环境监测实验室的建设。
  第三,面对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环境保护部要加强指导、管理,使其更好地为环保事业做贡献。此外,建议环境保护部重视对地方环保部门的人事管理,为基层环保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加紧完善县级及以下地区环保机构建设,促进环保科研单位体制机制改革等。

  切实增强宏观协调能力
  吉林省环保局长 王国才
  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要充分听取地方意见,这个座谈会开得很必要也很及时。环境保护部机构改革意味着责权利、人财物都要发生变化,但其中最关键、最迫切的还是自身职能的转变。特别是在发挥宏观协调管理能力方面,环境保护部开展工作的余地非常大,也符合中央对环保部门的新期望,理应投入更多精力。另外,各级环保部门也需要上下联动,在参与地方综合决策方面切实发挥作用,这急需环境保护部的指导和示范。
  在职能转变方面,还有几个具体建议:一是争取对环保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权。扭转环保部门不能监督管理环保专项资金的局面,确保国家划拨的资金用到实处、用出实效。二是积极参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面的工作,全过程控制污染、推进减排,从而改变别的部门只管开发审批、环保部门收拾污染烂摊子、囿于末端治理怪圈的被动局面。三是明确我们在农村环境保护领域的职权范围,全面加强农村污染防控工作,努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四是加强环境执法体系建设,可在一定范围内试点垂直管理。

  继续将污染防控作为中心工作
  云南省环保局长 王建华
  与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关系不顺长期束缚环保部门手脚,工作无法进一步展开,这次改革一定要在这个瓶颈上有所突破。简言之,就是要守住自己的阵地,争取新的战场。
  一是加快做好参与宏观决策的机构准备、能力准备,在中央赋予环境保护部的新职能方面,展现积极主动的姿态。
  二是继续将污染防控作为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创新污染防治手段。通过严把环评、项目审批关,抓好“三同时”落实,防止新污染;从以环境要素划分向以行业、区域划分,设置职能单位和机构,全面加强污染治理,如从气水固废的划分转向工业、农村、城市,更有利于理顺职能、提高效率。
  三是统筹考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工作。尤其在后两个领域,一方面要主动发挥协调、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具体工作入手,找准环保部门的切入点。
  四是督查中心、监察局、各省区环保机构的职能、关系要界定清楚,密切合作、形成合力。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