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南昌滨江宾馆。上午10时20分,刚刚结束向省委常委集体专题学习会作专题报告的全国城市规划著名专家——唐子来教授,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了自己对江西以及南昌城市发展的观点。
授课题目
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
精彩观点
●更多地关注城镇化的质量,而不是继续追求数量。
●农民工的问题处理不好,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解决,又会形成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主动认识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城市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采取紧凑空间形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积极推进节地、节水、节能、节材措施。
●都市区域应成为对外对接全球经济网络、对内辐射区域腹地的地区发展极核。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发展特色。
●改进城乡规划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的法定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观点阐述:
矿产、土地、能源以及基础设施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强大的支撑作用。但无论是上海,还是江苏的苏州、无锡,在有形资源的支撑下取得城市高速发展的成果后,现在都遇到了环境、资源等制约性发展瓶颈。
对江西这样的后发地区而言,无形的资源可能比有形的资源更宝贵。因为生态、文化等无形资源,是不可复制、不可移动的,这就形成了江西发展的独特优势。经济社会粗放发展时期,这种优势并没有计入江西的发展竞争力。而在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发展主流的今天,这些无形资产已经成为谁都无法忽视的战略资源。如果我们综合分析,江西与沿海的发展差距并没有原来认为的那么大,江西的后发优势十分明显。
服务业成就城市未来
观点阐述:
资源消耗到一定程度,人力资源将成为最有效的竞争资源。
以制造业为例,价值链像一个符号形的笑脸,两头翘起的是研发和销售,中间制造产品则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南昌是一个制造业相对发达的城市,强化城市科研、营销等服务性产业,对制造业的强大和提升城市实力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服务外包的盛行,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科研、法律、IT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繁荣,将创造城市发展更美好的未来。
新区拓展要注重功能互补
观点阐述:
规模的扩大不代表城市发展的水平。因此,城市新区的拓展必须充分考虑新老城区的功能互补,和谐发展。
以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为例。近年来,红谷滩新建了大量房屋、道路,并兴建了大学城。但要真正繁荣起来,还必须增加更多的发展元素。比如,公共交通、服务业、休闲业,等等。
南昌新老城区应该是一个互为补充的整体。老城区丰富的娱乐休闲以及服务业资源应该“引渡”过江,而新城区应该弥补老城区在空间、生态方面的不足。这样,南昌新老城区才能够协调发展。当然,这样的协调是建立在新老城区交通的顺畅对接上的。
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当时
观点阐述:
在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正进行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而江西推进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符合国家当前发展战略,可谓适逢其时。
开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也契合江西发展的实际情况。江西独特的生态资源禀赋保护得很好。充分把握好这一优势,在下一轮的发展浪潮中,江西很有可能成为发展的重点地区。
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要借助项目发展以及政策倾斜和集聚,形成“1+1>2”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