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 网站首页 | 资讯 | 文章 | 供求 | 生活 | NGO | 考试 | 旅游 | 下载 | 图库 | 论坛 | 博客 | 留言 | FAQ | 环保易 | 中国环境博客 | 生态博客 | RSS
退耕还苇 海城三岔河湿地重现生机
Eedu.org.cn 作者:杨海霞    资讯来源:鞍山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9-23
 

  鞍山日报消息(记者 杨海霞)17日,记者在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了解到,从去年6月以来,湿地现已退耕还苇700余亩,从而有效地改善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三岔河湿地重现勃勃生机。

  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浑河、辽河、太子河三条河流的交汇处,以水域、草甸、滩涂、水稻田为主,海狸、黑鹳、大鸨、丹顶鹤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常在这里栖息。由于上游地区工农业的发展和当地农民的退苇还田,苇田面积逐年缩小,约有5000公顷的湿地被改造成稻田,三岔河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野鸭几乎绝迹。去年6月,海城市林业局成立海城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禁止农民在湿地范围内开垦农田,并进行退耕还湿、退耕还苇等保护湿地工作。管理处对被开垦利用的部分苇塘和沼泽草地实行片状退耕还湿,在河流两岸的非法耕地实行带状恢复湿地、还苇或栽种一些其他有益植物。对于需要还苇的已被开垦的稻田,主要采取说服、引导和补贴方式,将稻田退耕变成苇田,目前已将700多亩稻田、滩涂、玉米地等都改种上了草和芦苇。

  据介绍,目前三岔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20723公顷,经过改造,水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湿地的生态系统正在逐渐恢复,白鹭等飞禽渐渐多起来。现已查明,保护区内有各种植物229种,动物56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0种,省级保护动物83种,每年约有几十万只鸟类由此迁徙,并有数万只候鸟在此栖息繁育。

  据介绍,海城有关部门将在保护区内安装水资源排灌设施,保证水田、苇田和养殖业用水和洪水的及时排放,还计划争取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建立生态示范区,科学发展水乡特色的旅游、农业观光产业。

 

 
 
资讯录入:ahaoxie    责任编辑:ahaoxie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
     绿色生活
     GOOGLE提供的广告

     博客精华
     论坛精华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