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北频道2007年10月11日报道 记者从河北省水利部门了解到,近年来,河北省加快水土流失治理速度,京津周围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
河北省环绕北京、天津,是京津的主要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多年来这个省水土流失严重,据国家公布的遥感调查数据,到本世纪初,河北省仍有水土流失面积6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每年流失的土壤达2.37亿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水、旱、风沙灾害频繁,直接影响京津地区生态安全。
近年来,河北省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通过防风治沙、小流域治理等综合方式,治理速度由过去的每年1000多平方公里提高到每年近300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有逐年减少趋势。其中,京津风沙源区水蚀面积减少了14.2%,滦、潮河流域每年减少河流泥沙流失量100多万吨,密云水库和潘家口水库水体质量多年保持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水平,官厅水库水质有所好转,泥沙入库量有所减少。
河北省赤城县地处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密云水库水量的53%来自赤城。北京市民喝的每三杯水中,就有一杯水是赤城县输出的。为保护北京水资源,近年来,赤城县将水土保持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实施植树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0多平方公里,每年减少泥沙下泄160多万吨,有效涵养了水源。
据介绍,从2001年起,河北省实施了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目前,规划项目使得京津周围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21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区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5%以上,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平均不足20%提高到50%左右,原已绝迹的山兔、野鸡也重新出现。